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四部曲”奏响法治文化建设“主旋律”

山东省高密市委组织部 夏浩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确立了“时间表”和“施工图”,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主动融入科学立法、全民普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治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上下足硬功夫,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树牢法治观念,奏响科学立法“固基曲”。“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科学立法是法治文化建设之基。要突出开门立法,健全和落实民主开放包容的立法工作机制,畅通立法诉求表达和反映渠道,通过座谈、听证、评估、民意调查、聘请立法顾问、旁听法案审议、公布法律草案等方式,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着力提高立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人民意愿、得到群众拥护。坚持从实际出发立法,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科学研究制定立法规划计划,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为“先行先试,前瞻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健全法律出台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综合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等多种形式,增强立法工作的协调性、及时性、系统性,以高质量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让“良法”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弘扬法治精神,奏响全民普法“入心曲”。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有效传播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健全从少年儿童的规则意识启蒙到成人法治教育的终身学法教育体系,线下打造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和法治文化墙等实体阵地,线上拓宽普法APP、微信、微博等宣传阵地,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主题推进文学、戏剧、曲艺、影视作品创作,引导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熏陶、感受法治力量,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洗礼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自信。要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法治力量下沉一线,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救助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案例释法说理、解疑释惑,开展生动直观的法治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建设各方面,用法治文化滋养全民法治素质。

  强化法治思维,奏响严格执法“践行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严格执法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路利剑。要坚持执法为民,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自觉抵御权力、关系、人情、利益等各种因素的侵蚀和干扰,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使守法者畅行无阻、违法者寸步难行,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起案件、每一项执法活动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强化执法监督,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为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通上高压线,重点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纠正恶意执法、暴力执法、情绪执法、谋私执法、选择性执法,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权威,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确保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和制度框架内高效运行。

  坚定法治立场,奏响公正司法“铸魂曲”。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是法治文化从“有法可依”转向“有法必依”的关键,是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坚强后盾。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以公开促公正,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回应群众期待,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始终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严守法治原则,防止违法行使权力的“破窗效应”,将依法办事作为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自觉抵制法治建设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搞形式主义,坚决杜绝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发布人: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1-4-15 06:43 收藏 阅读人次:6387

初审:高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