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扬声器中的信仰

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 崔永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我是山东寿光市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的一名教员。

  依稀记得,那是2019年的夏天,陈列馆的建设改造工作进入尾声。天气很热,馆内密不透风。对布展和讲评工作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梳理校对,工装已被汗水浸湿了大半。

  十二点左右,上午的实训任务结束、准备闭馆时,一位满脸沧桑的老爷子拄着一个破拐棍儿,在不谙世事的小孙女儿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皱巴巴的布衫边角已经磨白,散发出的樟脑味和背上的折痕似乎在诉说着衣柜里尘封的岁月。

  我赶忙迎上前去,对老爷子说:“大爷,陈列馆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完成,现在暂不对外开放,您过段儿时间再来吧?”老爷子满脸堆笑:“小伙子,我保证不打扰你们工作,让我在边儿上随便看两眼就走,年纪大了,来一趟啊,不容易!”说真的,我可受不起年纪比我大这么多的老爷子央求,我说:“好嘞,那我陪您转转!”

  事实上,这是我调任陈列馆教员后的第一场讲评,对那段党史和故事细节的刻画都显得十分生硬。老爷子步伐很慢,听得很是入神,全程都没怎么说话。要不是偶尔冲我点点头,我甚至怀疑他会不会因为耳背,压根儿听不清我在讲什么。直到时间线叙述到1939年10月五井战役后八支队回乡征兵,老爷子突然像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一样,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一时间慌了神,觉得自己很尴尬,我是应该走上前去,宽慰老爷子几句?还是应该背过身去,让老人家自己平复心情?一旁的小女孩儿跟我一样不知所措,把手默默地环在老人的脖子上,小声唤着:“爷爷……不哭……”

  事实上,我什么都没有做,就那么静静地陪着这爷孙俩。那天原本60分钟的讲评,我讲了整整三个钟头。临近结束,在挂满烈士照片的缅怀厅,老爷子打开了话匣。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之后,八路军鲁东游击支队第八支队一路征战鲁中,回乡那会儿,他还是儿童团的娃娃兵,硬是赖着同乡的几个堂哥随部队去了沂蒙。身上的布衫,是爹娘被日军打死后,几个堂哥送给他的唯一一件新衣裳。再后来,他被流弹打伤了腿,这才退伍返乡,可同村的堂哥、兄弟、叔伯,哪怕尸骨,都再没见到。

  老人离开时,抹了把眼角的泪珠,咧开嘴冲我笑了笑。用拇指在我的党徽上揩了一下,说:“党员,真好!”然后在孙女的搀扶下,又那么一瘸一拐地往外走。五十米的样子,小女孩儿飞也似地跑回来,把一块儿糖放在我的手里:“爷爷说谢谢你,我们都会记得你。”

  乾坤本为烈士定,谁见烈士享太平?

  从那一天起,我觉得我的职业并不平凡。对许多像那位老人一样的学员,只要你想听,只要我懂……总要有人铭记和传承这些本该是我们这一代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没关系,我来!

  如今,陈列馆的布展愈加完善,来自四面八方的受众会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进当年的战火硝烟,去感悟革命先烈那段不畏牺牲、勇往无前倥偬岁月。

  如今,教员队伍日渐壮大,我和我的“战友”会戴好那枚鲜艳的党徽,心怀敬畏,迎着朝霞,向更远的地方宣扬红色的力量。

  有时,陪伴我们的,只有肃穆的陈列馆和一座座烈士的雕像。但是,那配挂在腰间的扬声器,发出的却是“铭记历史,告慰先辈”的点点星光。

  以前,我称它们为“希望”。

  现在,我终于明白,这些星光,叫做“信仰”……
发布人:粉色胡杨 发布时间:2021-4-21 11:35 收藏 阅读人次:4138

初审:钟辉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