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在党史的浩浩洪流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一股温婉的力量。她们用原本柔弱的肩膀,与男同胞们一起,扛起了时代的重任,迎来了锦绣的春光。党史中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须眉壮士,亦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英雄。
“她”的力量不可替代。胡虏饥餐誓不辞,饮将鲜血带胭脂。战争年代,她们有的冲锋陷阵,同男同胞并肩杀敌。更多的时候是在后方辛勤忙碌,让战士们能够安心杀敌。就如《谁说女子不如男》中唱的一样,“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战争不仅仅只是枪林弹雨,更需后勤保障提供足够支撑。所以军功奖章有“他”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和平年代,她们同样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各条战线上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有时甚至挑起大梁唱主角。没有人会忘记李兰娟院士、陈薇院士在抗击新冠疫情时所做出的贡献;没有人会忘记张桂梅一生默默无闻,全身心投入到山区女童的教育事业……可以说,党史正是有了“她”的力量,才会如此完整,如此丰富。
“她”的精神坚如磐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了革命事业、民族大义就算是面对死亡,“她”也决不会屈服。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凛冽的寒风中,八女投江,誓不投降;狱中的江姐在牺牲前还带领同志们绣红旗……他们的革命信仰、斗争精神无比坚定,是她们升华了党史的深邃内涵。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她”依然赓续传承着这种可贵精神,为救火灾牺牲自己的“最美奋斗者”向秀丽,扎根一线把生命都留给了挚爱乡村的黄文秀……时代在变,“她”的精神没有变,就像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使命初心。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纵然千难万险,也一往无前。“她”的精神成为了党史精神体系中最基础的组成,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蒸蒸日上。
“她”的深情催人泪下。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她”是共产党人,也终有一天会成为母亲。“她”渴望膝下承欢的天伦之乐,但为了革命事业却不得不割舍一切。狼烟四起的岁月里,有多少“她”为了革命事业,没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赵一曼便是其中一位,面对敌人的竹签、烙铁、电刑,她没有泄露一点信息。而是在牺牲前,把一腔热血都写进了给宁儿的信中。“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何其悲壮,何其深情。党史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她们是母亲,但她们更是肩负使命的共产党人。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是全体党员“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铮铮誓言,也是整部党史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百年建党史,半部“她”铸魂。回首望去,这一路走来哪里都有“她”的身影。有了“她”,过去的一百年精彩、深厚、富于感情;有了“她”,今后的无数个一百年将更加精彩、更加深厚、更加富于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