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读懂血战湘江背后的“关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镇人民政府 蒋海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红军将士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用血肉身躯顶住兵力火力占优势的敌人的猛攻,保存了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聆听革命故事,追忆峥嵘岁月,广大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革命理想高于天”——读懂血战湘江背后的誓死忠诚。“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从“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悲壮,到“革命何须怕断头”的坚定,再到“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执着,都彰显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忠诚信念。对党忠诚,是每个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是共产党员一生坚守的责任义务。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在湘江战役左右夹击、万般险恶的危难之际,突出敌人重重包围,用血肉身躯杀出一条血路,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遇险不惊、遇散不溃、遇死不惧。29岁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壮烈牺牲,誓死“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要求我们听党话、跟党走,讲政治、守原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像红军将士一样,对革命理想忠贞不渝。

  “英雄血染湘江渡”——读懂血战湘江背后的向死而生。“为有牺牲多壮志”,87年前的冬天,数万名红军战士在灌阳新圩、全州脚山铺、兴安光华铺三大阻击战场浴血奋战、向死而生,用年轻的生命、单薄的身躯为长征铺垫出胜利的通途。因为时刻想到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即使身陷重围、弹尽粮绝,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后退。红军将士在天寒地冻、伤病不断的绝境中,将吃苦、忍耐、能战斗的红军精神发挥到极致,用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保证大部队顺利渡过湘江,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为中国革命,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光明道路。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路上,要更加坚定不移跟党走,砥砺奋进“十四五”。

  “置生死于度外”——读懂血战湘江背后的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血战湘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红军战士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舍小家为大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用血肉身躯与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奉献情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我们血战湘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越是困难,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三牛”精神担当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

发布人:yiyi 发布时间:2021-4-28 09:55 收藏 阅读人次:4609

初审:钟辉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