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Ta改变了我 |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党群工作局 叶成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一件事一做就是一辈子,一个信念就是一生的坚守。在江苏昆山,他被称作“希望骆驼”“希望老人”,他就是周火生老人。老党员周火生用生命之火点燃希望,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答卷,他用自己的坚持,带动了很多人,让希望之火,生生不息。

  相识于一次购书。上小学时,周火生爷爷经常到我就读的小学里来义卖图书,一辆三轮车、一条扁担、几个麻袋,简单的书摊,他会为我们精心挑选各种各样的图书,有科普类的、绘本类的、故事类的,还有作文书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总喜欢去逛一逛他的书摊,买上几本绘本书,他的图书很畅销,价格也很公道。那时听班主任说,周爷爷卖书取得的收入会拿去做公益,去帮助山区里的孩子。当时对公益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但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了种子。每逢学校里动员捐款时,懵懂的我总是会把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全部捐掉,希望能给受灾的小朋友多买些玩具,多买几粒可乐糖。

  相遇于一次义卖。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慢慢丰富,对公益行动和贫困山区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后进入基层社区工作,当时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做志愿服务,在公园的一片广场上进行图书义卖,巧的是,跟我一起义卖的就是周火生爷爷。十多年过去了,再次见到觉得很是惊喜、倍感亲切。依旧是那位简朴的老人,拎着一个旧布包,戴着一顶旧帽子,依旧是琳琅满目的书籍,依旧是在大声吆喝图书义卖,只是老人脸上皱纹更多了,驼背更加严重了,身形也更加消瘦了。但从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中,依然能感受到他对贫困学子的关爱和对希望工程的满腔热情,至今我都保存着那次和周爷爷的合影。从那以后,一有空,我就主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在古镇的景区里,在乡村的田地里,在垃圾分类的黑夜里……到处都有我志愿服务的身影。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心中公益的种子早已落地生根、发芽结果。后来因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表现优异,很快入了党,在党的教育引领下,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

  相知于一次启程。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善行缘分”,在2018年5月18日,周火生老人第100次金寨助学行启程仪式上,我有幸成为了那个与周爷爷最近的志愿者,当我搀扶着周爷爷走下大巴时,我意外的发现刚做完脑梗手术后的周爷爷精神已大不如前,身体孱弱,走路也有些蹒跚。我双手搀着他瘦弱的臂膀,一小步一小步地扶着周爷爷走到座位上坐下。看在眼里,我很是心疼,老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已不能长途跋涉,但是在他的执意坚持和与医院的反复沟通下,才终于促成了此次金寨之行。“我要一直做到走不动为止”,耄耋之年的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将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扑在了为贫困孩子的捐资助学上。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今,在周火生老人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团队和志愿服务组织中,“志”之所向,“愿”之所在,文明向善、助人为乐,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积极动员身边群众、辖区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众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最美身影,哪里就有“红马甲”的靓丽风景。

  在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志愿者时,看到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也一起在做志愿服务,我向她们竖起了大拇指。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是一名“30后”老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是一名90后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诠释。
发布人:菉葭笔头 发布时间:2021-5-10 10:28 收藏 阅读人次:4132

初审:高朗 编辑:马小哈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