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从“不要官帽要草帽”中感悟革命精神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彝族乡人民政府选调生 孔帷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想与大家分享和学习一位老红军的优秀事迹——张其生与红二六军团。张其生老红军1915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盘州市淤泥彝族乡,从小以帮工谋生,1934年到1935年,他两次被国民政府抓去修320国道。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盘州市亦资孔时,因不堪工头的欺压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暴政,毅然带领上百名民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独立营营长。全国解放后,他放弃高官厚禄不做,“不要官帽要草帽”,“解甲归田”建家乡。

  “不要官帽要草帽”,是一种“斗志”,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张其生老红军出生贫苦,自幼未得到父母的呵护,但他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凭借他那朴素的阶级感情,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和工友们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翻越了雪山,走出了草地,历经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中国革命的各个历程。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穷人子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又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营长,是与张其生老红军大无畏的“斗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分不开的。

  “不要官帽要草帽”,是一种“作风”,体现了“淡泊名利”的精神。抗美援朝结束回国后,组织上曾留他在沈阳工作,但是他“脱掉乌沙戴草帽”,一生不为名不为利,自愿放弃军队优越的生活待遇,回乡当起了农民。张其生老红军说:“我是军人,又是农民,同时也是家乡的建设者。为了革命,前半生从军戎马,驰骋疆场,受党和人民的关心和培养,由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营长,我一生历尽艰辛,饱经风霜,虽与富贵无缘,但无憾能为无私奉献而欣慰。”在老红军生命垂危之际还再三嘱咐子女:“我去世后丧事要从简,农村虽不能火化,但也不能占用良田好土,要把我葬在高山脊粱上,展望家乡的发展。”张其生老红军将共产党员的“优秀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淡泊名利”的精神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传承和发扬。

  “不要官帽要草帽”,是一种“信仰”,体现了“一心为民”的精神。回到家乡后的张其生老红军立志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用微薄的退伍津贴买农具、买耕牛赠送给合作社,后半生身体力行于家乡的发展和建设,他还为村民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架桥修路、拉电通水等。他始终以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人民群众中。他为落后的家乡人民走出大山、走出贫困、走出落后,从而走向繁荣、走向富裕、走向文明贡献了余热。张其生老红军要求子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些无一不体现他“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这也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其生老红军前半生从军戎马,驰骋疆场,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半生放弃高官厚禄,愿做一个解甲归田的农民。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位“不要官帽要草帽”、一心为民的典型楷模。我们应当学习和发扬张其生老红军这种艰苦奋斗、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革命战争时期需要,和平建设时期需要,今后永远需要。
发布人:简汐 发布时间:2021-5-12 14:49 收藏 阅读人次:5792

初审:王战坤 编辑:慕梓 责编:亦风 回复

1高如斌-发布时间:2021-5-13 15:02

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革命战争时期需要,和平建设时期需要,今后永远需要。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