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在乡村振兴一线锻造担当硬核本领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笔者认为,要为乡村振兴赋能,撬动乡村高质量发展,驻村干部是关键性力量。只有引导年轻干部多到基层“沾沾泥”“墩墩苗”“壮壮骨”,锻造担当硬核本领,才能使其在乡村振兴一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做党和人民的“贴心人”。

  加强基层政治历练,“墩墩苗”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年轻干部要像小草一样从乡村振兴的土壤中发芽长出绿叶,就必须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和考验才能成长起来。而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需要依托乡村振兴这个广阔的“练兵场”,用好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凝聚起干好乡村振兴事业的磅礴力量。驻村干部带着口号去干事容易,顶着烈日酷暑去田间地头才不简单;装模作样作秀,人民群众会厌恶,甩开膀子干实事,群众才会拍手叫好。是不是真刀真枪,能不能干事创业,乡村振兴这个“练兵场”中的群众最清楚。因此,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将驻村工作当成检验干部的一块“试金石”,主动担当作为,勇于俯身奋斗于基层一线,敢于挑起为民服务的重担重责,以责任履行使命,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成效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检阅,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服务人民。

  加强基层实践锻炼,“壮壮骨”才能更好地融入于民。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能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检验着我们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因此,年轻干部要迅速成长,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始终对标对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在艰难环境下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本领,强化担当作为,而基层就是磨炼意志、增长本领的最好舞台。年轻干部要主动撸起袖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拜人民为师,把基层当成最好的课堂,到基层去接受工作任务的考验,去接受人民的检验,与群众一起吃苦受累、摸爬滚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在基层有所作为。只有经常走进群众的“门槛”,多坐群众“热炕头”,奔着问题去倾听群众声音,把心贴近人民,在群众中汲取营养、提炼经验,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情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基层作风磨炼,“沾沾泥”才能更好地扎根于民。乡村振兴不是说说而已,不仅要说在嘴上,落到纸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才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的干部还没开始驻村,就搬起指头算起了日子,想尽早结束。试想,如果激情不满格,思想不在线,怎能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如果在其位不谋其职,怎么对得起驻村干部这个身份。因此,干部作风好坏,关乎乡村振兴成败。驻村干部不能抱着到基层去“镀金”,或是把基层当“踏板”的想法,必须发扬优良作风,到“三农”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到田间地头去,到百姓身边去,多“沾沾泥”,主动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只有拿出“夙夜在公”的无私情怀,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群众立场,体现民生温度,从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集中精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砥砺初心,精准滴灌滋润群众心田,让扎在辽阔乡村的根更加扎实,更加牢固。
发布人:归零 发布时间:2021-5-17 16:29 收藏 阅读人次:3393

初审:李爱国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