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且为骄杨歌一曲:致杨开慧女士的一封信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财政局 任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尊敬的杨开慧女士:

  120年前,您出生在一个红霞漫天的清晨。父亲给您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希望您的一生灿烂如云霞,前程似云锦。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位女党员,您不仅是毛泽东“亲爱的夫人”,更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您为中国革命的贡献如同您的名字般绚烂耀眼。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初识您是在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千古绝唱中。此刻,请允许我亲切并庄重地称呼您一声——“骄杨”女士。纵观短短29年的生命历程,您如同一棵坚韧不拔、向死而生的杨树,深深地把根扎进了中华大地的土壤。您对丈夫和国家超越生死的爱恋,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里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您的“骄”,是对信仰“坚若磐石”的笃定。出身书香门第的您从小博览群书,对辛亥革命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百听不厌,《木兰辞》里花木兰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更是让您心生向往。打那时候起,爱国的种子便悄悄在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19岁那年,您与毛泽东结为夫妻,之后的斗争岁月里,您不仅是他的夫人,更是他的战友。秋收起义后,离开丈夫的您带着3个孩子回到板仓开展地下武装斗争,努力发展党的组织,直至1930年10月被捕。在您的领导下,板仓恢复了农会组织,积极筹建农民武装。严酷的“白色恐怖”之下,您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事业的信仰,至死斗争在保卫民族的第一线。

  您的“骄”,是对爱情“韧若蒲草”的忠贞。被捕后,当敌人逼问您丈夫的去向,要您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便可获得自由时,您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您大义凛然:“您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您们满意的东西,妄想!”最后,留下“牺牲小我,成功大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惊天地、泣鬼神的遗言。1930年秋天,年仅29岁的您英勇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情深似海至死不渝,海枯石烂初心不变。您的生命在刹那定格,但那份坚贞不渝的伉俪之情却穿越生死,在无限的岁月长河中成为了永恒。

  您的“骄”,是对革命“赤若丹心”的无畏。在您离开的52年后,藏匿在粗粝土砖墙后未寄出的“家书”得以重现于世。拂去历史的尘土,在您隽秀的笔迹背后,至臻的革命情感静静流淌了半个世纪。“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这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文字!书信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着那时的腥风血雨,每一笔每一划无不昭示着“革命就是流血牺牲”的真相。这封“家书”最终未能发出,收信人也不在人世,而沿着这封家书,却能感受到您娇弱身躯里迸发出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

  白驹过隙,岁月悠悠。如今,正值党的百年华诞,而我已快如您一般年纪。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定将以您为榜样,赓续传承好“骄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您的敬仰者
2021年5月27日
发布人:星尘 发布时间:2021-5-27 07:38 收藏 阅读人次:6571

初审:图南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