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积极构建乡村振兴的“杠杆系统”

辽宁省丹东高新区管委会 李旭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下,乡村振兴已全面开启。我们精神抖擞,再上征程。如何以产业为杠杆,以人才为动力,撬动乡村事业蓬勃发展,是完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关键。我们应立足实际,积极构建乡村振兴的“杠杆系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定好产业方向,有效减少“阻力”。我们都知道杠杆系统中,阻力越大越费力。只有科学减少阻力,才能提升杠杆的机械效率。所有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是降低成本,农业产业也是如此。我们要深刻懂得农业的主战场在农村,瞄准农业、发力农业,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农村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产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实际选好产业,在起点上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方向。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发展规划,为实现农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尤其要聚焦产业布局、区划等成长性部分,使现在和未来成为有机整体。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成本消耗,提升资源利用率。

  做好人产结合,主动找准“支点”。只有找准支点,才能有效控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进而决定阻力端的抬升高度。对于农业来讲,没有特色必然没有利润空间。所以相关人才除了自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预判能力,更要具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本领。要发挥自身特长,更要激发挖掘乡村的“潜在特长”。这样“长”“长”联合,同频共振,定能取得良好效果。不但可以加速乡村的发展,更能够在一次次“战术胜利”中积累勇气和斗志。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人才和产业可以相互校正、相互适应,从而寻找到最佳“支点位置”,为实现最大输出,筑牢结构性基石。

  不忘初心使命,全面提升“动力”。杠杆结构再完美,若没有动力支撑也必然毫无用处。而我们必须明白动力源自何处,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基层群众就是我们的动力源泉。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农民有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所以“以民为本”才是关键。振兴的目标已立,我们唯有在具体实践中,以农民的视角出发来考虑问题、寻求路径,才能牢记使命,守住初心。投身于造福农民的事业,就要让父老乡亲感受到党的温暖。人才除了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还应成为广大农民的“贴心人”。所以我们要练就“深情”的本领,如此事业才能长久,才有温度,才能动力不竭。
发布人:心之逆鳞 发布时间:2021-5-27 08:27 收藏 阅读人次:2688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