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烽火硝烟中的家书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魏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抗日英烈蔡良在1937年至1940年写的家书,有6封收藏在四川省建川博物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位为了家国天下奔赴前线的热血男儿,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誓死抗战的热血壮志、化作“先有国、后有家”的坚定信仰。

  1929年,19岁的蔡良在家乡江西万载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跟随着部队在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等地战斗。蔡良的家书就是在战火纷飞的辗转之中,一封封传回家中。

  蔡良的家书,要么写给父亲,要么写给两位哥哥,他总在信中鼓舞家人一同抗日,参加各种抗敌工作。“我们只有坚决抗战到底才能使中国不至于亡国,才能光复失地,望哥哥及父母大人不但于暂时不想我回来,就是你们在家里,在地方上也要努力为国家工作……”“在此国难非常时期,除耕种以外,尽量进行抗敌救国的一切工作。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也是国家一分子,应该参加各种抗敌工作……”

  在那个山河破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物质急剧短缺,蔡良只能抓到什么纸就写什么纸,有的巴掌大,有的大一点,尺寸不一,纸张的材质不一,有的就像那毛边纸,有的甚至是草纸……一句句情真意切的嘱托,一封封质朴的家书,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誓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决心,期盼家国安宁的强烈愿景力透纸背。

  1938年6月至10月,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在长江南北两岸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蔡良在家书中提到自己患病不能久坐,但仅此一句,大部分文字都是急切地将抗战前线的紧迫形势告知家人。正如蔡良在信中所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建立革命根据地,把人民动员起来,军民联合,浴血奋战,歼灭大量日军,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红军战士有了通信条件后,蔡良在短时间内连续写了多封家书,在每封家书中,都会写上期盼家里“清泰平安”,祝福家人“福安”,可见这位年轻红军战士是多么思念自己的亲人。在信中,蔡良感激父母兄长在家里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送他读书,而在父母膝下尽孝和保家卫国之间,他不得不选择后者,他说“若国不能保,家也亦不能存!”

  破损的纸张,不再清晰的字迹,岁月流转,却不曾让这些年代久远的家书褪去色彩。一封封家书传递出的家国情怀,让一代代共产党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也深深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如今,祖国大地上的花儿争相绽放,百姓们的日子也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我们愿承载着先辈的信仰与愿望,尽自己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发布人:奋进小魏 发布时间:2021-6-2 09:05 收藏 阅读人次:3283

初审:凌晨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