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 郭素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传播引领大思潮、放歌新时代、凝聚正能量,深刻影响着外部舆论的走向和中国形象的展现,对安邦定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传播要为大局服务,找准坐标与定位,注重创新与发展,力求传播的方式吸引人、传播的内容触动人,充分发挥国际传播的政治作用,引领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精神,生动反映社会发展面貌,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承担起新时代的使命责任,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传播要注重实践意义。传播要回应社会关切、服务人民群众,这是媒体的初心与使命。传播要注重实践意义,倘若以“设点摆摊”的方式来进行,不注重与现实环境与群众生活的对接,即使传播的“摊子”再大,也只能引来部分人的“围观”,费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坚守初心,才能把牢“方向盘”,要聚焦社会发展和民生百态,聚焦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成效与发展经验,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如清明节的“云祭扫”,传播力带动了文明风,让群众增强了“平安过清明”的安全意识;博物馆的“云展厅”,全景呈现与专业解说,让群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党史学习教育的“云直播”,通过故事宣讲、唱响红歌、红色情景剧和手绘党史等活动,充分激发了群众学习党史的热情,传播在深入实践中起到了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传播要创新表现形式。在国际传播中,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至关重要,传播的面积越大,传播的效力越大。互联网作为媒体传播的主阵地,以其高速与便捷,实现了“一秒”速达、“一屏”浏览与“一键”分享,智能媒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传播,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是变量也是增量。面对发展形势,要紧抓战略机遇期,集聚新兴媒体的资源与优势,创新表现形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传播的频次和受众的覆盖面。传播要注重“融”也要强化“通”,要将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外联通起来,建立更开放的“声道”,建立全方位的传播矩阵,让传播的“声音”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搭建“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桥梁,形成国际话语权。

  传播要提升内容质量。要展示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播内容的真实、立体、全面是前提。传播的路线要实、方式要新,传播内容则要有质量,要注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要彰显鲜度、亮度、热度、纯度这“四度”,要注重趣味性、丰富性、时效性和真实性这“四性”,以客观真实、生动鲜活的讲述让外国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途径,要坚持“内容为王”,树立鲜明正确的导向,阐释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防止信息过载而内容失重,防止花样百出而文风不实,思想有深度、内容有分量的作品才能够增强传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重形不重实“捆绑”的是传播的覆盖面和实际效果。
发布人:乌拉娇娇 发布时间:2021-6-3 09:35 收藏 阅读人次:4582

初审:安可欣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