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这帮“90后”的“内卷”我们要学习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 吴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送别袁老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

  同一天,“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两位“90后”院士同天离开,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追思忆古。说实话,真的习惯了这些“大神”与我们生活同一个时空,可现实是,他们多已白发苍苍,病痛缠身,“90后”的他们不可能永远陪在我们身边……

  近日,一部名为《九零后》的国产纪录片电影上映,“主演”是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杨苡等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老人,我虽不想,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天团”算是“空前绝后”了……

  时间回到1938年,日军逼近武汉,北大、清华、南开的师生先撤至长沙,后又西行,300人的队伍分三队走了68天,跨过三省1000多公里,最终抵达云南昆明,完成了教育史上的“长征”,他们在“春城”成立了一所名叫“西南联大”的临时大学,青春的力量开始厚积薄发。

  创校第一届里有这样三个男生,一个数学不及格,物理、化学也只是勉强及格。一个高中没学过物理,“现学现卖”读了一个月的物理课本,入校选了物理系。一个一心想着工业救国,就选了工科,想着有朝一日能去打日寇。三个少年人满怀信心踏入校门成为了同届校友。后来他们成为各自领域的“巨星”,他们分别是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

  那一年,40名学生要挤在一间茅草房。

  那一年,日军敌机时常来袭,学校师生一起“跑警报”。

  那一年,华北沦陷,山河破碎,30万南京同胞的鲜血染红了秦淮河畔,万千青年泪别亲友奔赴战场。

  但中国的年轻人,不害怕。

  正如汪曾祺在《跑警报》里写的: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这种“不在乎”的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热情地向海外知识分子发出“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表达了对海外人才的渴望和尊重,并代表新中国政府邀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建设。

  一时间,海外学子奔走相告,激情澎湃的“归国潮”就此拉开序幕:

  1950年,朱光亚、王希季、邓稼先、吴大昌先后归国。

  1953年,查良铮夫妇归国。

  1955年,郑哲敏归国。

  从1949年8月到1956年10月,2290位海外留学生从世界各地回归祖国。他们选择从“零”开始,选择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选择把自己的人生同新中国的成长“打包”在一起。

  之后的事,我们耳熟能详。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一群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中国青年,用青春乃至生命挺起了民族脊梁。

  如今,90岁的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每天都会准点上班,带着学生实地练习;93岁的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每天还要到岗半天,帮后辈解决技术理论问题;翻译家许渊冲,94岁开始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从去年开始网上流行这么一个词:内卷。

  当下很多年轻人感慨竞争激烈,成功仿佛比以前更“难”了,总喜欢用内卷感慨吐槽。但大家应该好好看看这些“90后”,已经如此年岁的他们,却依然拼命如斯,他们才是“卷王之王”!

  当然,他们的“卷”,和我们的“卷”,内核是不一样的。这些“90后”的心中,有的是对人生和理想不断升华突破自我的豪情,有的是对知识和真理上下求索朝闻夕死的执着,有的是为国家和民族默默奉献奋斗终生的信念。也只有这样如钻石般的核心,才能让一个人,扛过贫贱,挺过诱惑,熬过孤寂,从“平凡”走向不凡,从“过去”走向未来,依旧初心不改,依旧赤子少年。
发布人:种花家的80后 发布时间:2021-6-7 16:33 收藏 阅读人次:3965

初审:钟辉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