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距今2500多年前的一天,孔子对着年轻的弟子子夏,缓慢却坚定地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从此,这句话就一直回荡在历史的天空,萦绕在中华民族的耳边。
几千年的中华历史证明,孔子无疑是君子中杰出的代表,他集诸多美德于一身,孔子的品格就是君子美好的品德。
君子好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学习,从来都是君子的底色。
好学,恰恰是孔子最突出的特点。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他“入太庙,每事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他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向郯子请教官名,晚年喜《易》, 韦编三绝。
他一向谦虚,但对自己的好学却充满自信。他这样描述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把学习融入生命的全过程,这成为他生命持续成长的不竭动力。
什么是君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君子最快乐的事情,君子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悟道。
君子求道。道和术是古代两个重要的概念,道是哲学,是指导思想,是三观总和;术是具体行动或者具体方案,是技艺和实践能力。
正确的行动要有正确的思想,否则就会南辕北辙。道,是君子终身追求的目标。孔子为道而生,终身追求,矢志不移。
孔子所追求的道不是个人私利,而是天下大道。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忧心如焚,于是他高高扬起仁爱的大旗,奔走游说于诸侯列国。他想铸剑为犁,为天下黎民百姓建立一个礼乐和序的大同社会。
“君子谋道不谋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辞去鲁国大司寇行摄相事的官职,抛家别子,背井离乡,带着他的理想和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十几年间,游说国君大臣70余人,奔走辗转近10个诸侯国。可是,他所讲的“仁”和“礼”,在刀光剑影的征伐厮杀当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吃闭门羹,受冤枉气,风餐露宿,居无定所……
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不被世人理解,他被讽刺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累累若丧家之狗”,但他坚定不移。“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君子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
君子尚义。君子“义以为质”。义,是君子的本质。孔子把对待义与利的态度视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不义得来的富与贵,孔子视为天上的“浮云”。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的义利观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追求富贵是人之常情,孔子自己也喜欢,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的义利观,从此奠定了中国社会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君子?当义与利产生冲突时,君子先义后利!
君子有爱。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是情感的枯竭,恰恰相反,而是情感的充盈和敏锐。孔子仁爱善良,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感情的人。颜渊死的时候,“子哭之恸”,冉伯牛得了麻风病,孔子亲自去探视,他难过得不能自已。孔子是一个深深爱着学生的老师。“仲尼多爱”,孔子心里有大爱,是有情有爱的大丈夫。
有大爱的人必有大恨。孔子爱憎分明,该发怒时就发怒。弟子冉求做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帮着季氏敛财,盘剥百姓。孔子知道后勃然大怒,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怒斥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恪守忠恕之道,待人一向宽厚,但对于伤害民众利益的人和事决不容忍。哪怕是自己的学生,他也不能放过。
什么是君子?君子心里装的是公平和正义,君子没有私仇,只有公愤。
君子有趣。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孔子是个严肃的不苟言笑的人,其实不然。“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闲居中的孔子很放松,很舒展。
孔子兴趣广泛,尤其喜欢自然界的山水。他喜欢山的厚重,也欣赏水的灵性,面对川流不息的河水,他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都给他启迪,令他欣喜。他把生命与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
美好的春天他一定不会辜负。暮春时节,他像过年的小孩子一样,高高兴兴穿上新衣,带着弟子,在和煦的春风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在舞雩台上唱唱歌,然后再到沂河岸边戏个水,最后,满心欢喜地吹着口哨唱着歌——“咏而归”。
孔子爱自然,也爱艺术。他酷爱音乐,最喜欢弹琴,一把古琴走列国。匡地被围五天,陈蔡绝粮七日,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从者病,莫能兴”,他依然“讲诵弦歌不衰”。
什么是君子?于兵荒马乱之中,大难临头之际,依然保持内心的笃定和从容。孔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君子真谛:“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的君子风范,山高水长,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