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一篮粽子 一个名字

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第一书记 李旭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又是一年端午至,艾青桃绿粽香浓。轻解丝线,剥开层层苇叶,便可见到白白的糯米团子。紧接着淡淡的米香,扑面而来,瞬间勾起食欲。于是唇齿咀嚼间,你便在舌尖感受到这个节日的味道。

  但是,你知道吗?一枚粽子,有舌尖上绽放的甘美,还有心灵中深藏的感动。那是一个关于粽子和名字的故事……

  1936年端午节,一位叫三娣子的赣南妇女把满满一篮子粽子送到陈毅率领的游击队住处。旧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很少有女性能拥有自己的姓名。三娣子只是她日常的称呼,这位质朴的女性并没有大名,于是她请陈毅给自己取一个名字。见她平时“篮”不离手,陈毅为其取名“周篮”。

  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不仅仅一篮粽子,而是乡亲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红军吃饱的真挚表达。于是那一篮粽子在当地成为了美谈佳话,“周篮嫂”也成为红军战士对她的亲切称呼。

  层层苇叶包裹的是满满爱党意,粒粒糯米簇拥的是浓浓拥军情。正是无数像周篮嫂这样,舍身忘死的人民群众,使红军和游击队得以打破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而生存下来。对此陈毅曾满怀深情地歌颂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二郎。革命强中强。”

  党群一家亲,军民鱼水情。在百年党史中,这从来都是最温馨、最动人的诗章。党和人民就如同粽子一样,每一粒米都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份亲密无间的情谊,让我们党产生出无穷智慧,让我们的队伍迸发出强大力量。

  “立根原在群众中。”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百年风雨,百年成长,也是百年间党对人民的深情回报。初心,只要点亮便是序章,便只会永远在路上。

  战争岁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让中国人民能够拥有自由。和平年代,千万共产党人讲奉献、笃耕耘,为的就是让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脊梁。如果说百年党史是一首气势恢弘的长歌,那么人民便是乐谱中最纯粹的基调、最虔诚的旋律。

  一篮浓香的粽子,一个温暖的名字,一则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滴水藏海,小中见大。从中折射出的伟大意义,是锤镰历经沧桑,依旧熠熠生辉的根本原因。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这是党永恒不变的属性,也是我们驰而不息、奔向复兴的动力。

  这个端午,也请你品一品党史中“粽子”的味道。
发布人:心之逆鳞 发布时间:2021-6-9 16:04 收藏 阅读人次:4346

初审:高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