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入党“十年”那些事儿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组织部 胡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站在阶梯教室里举起右拳,第一次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十年间,每一次重温入党誓词,脑海中总会浮现金色阳光斜斜照在黑板上的那个午后,入党誓词在光影里越发清晰。今天,回望成为中共党员的第一个十年,那些教育引导我“思想入党”的人和事,再一次提醒着我:思想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红色誓言”需要一辈子践诺。

  “第一名”不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门票”

  高中三年,一直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因为从事共青团工作的缘由,让我有机会了解党组织、思想上靠近党组织,也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高三那一年,年满18周岁的我们符合了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班主任的一堂团课讲授,让我第一次提笔撰写“入党申请”。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会觉得学习成绩决定一切,看到班里的第一名已经提交了申请书,我认为自己与“先进分子”还存在差距,那份未完成的“入党申请”成了青春期的又一个“小秘密”。迈入大学以后,努力在学分绩点、综合排名上拿第一,又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党校积极分子培训学习,思想上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第一名”不是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的“门票”,先进分子需要“志愿入党”,更要深刻认识参加党的组织积极工作、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重要意义,党章每一个字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是每一名党员的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场贯穿党龄的生动实践。

  “最后一次党费”是一名老党员初心的独白

  参加工作第一年,正赶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区里开展微型党课创作和宣讲活动。在街道党委的安排下,我开始了党课脚本的创作和素材的收集。讲什么?怎么讲?什么样的党课更有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学起了手头案边的党报党刊、事迹材料,终于,在一篇报纸的报道里,我找到了党课的“主角”。他叫齐显和,1960年入党,1981年退休,是振兴区的一名社区老党员。2014年2月10日,齐显和老人去世了,享年93岁。2月12日下午,他的两个女儿来到社区,送来一个小小的纸包,社区书记打开纸包,发现是200元人民币。原来,这是齐显和老人去世前交代的遗愿,想要最后再交一次党费。这个故事感动了我、感染着我,一名93岁的老党员,不管刮风下雨,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从未落下,每一次党费都按时交纳,这200元钱所承载的感情太重了,这是一个老党员对党一生的眷恋和热爱,更是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我在党课撰写的过程中,一点点找寻“最后一次党费”背后的精神价值,也再一次思考“入党的初心”,我们需要这样的党员,更需要成为这样的党员。

  “终生听党话,一辈子跟党走”的红色誓言

  丹东市的党员群众大多听过这样一个名字:申传兴。他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人民好干部、辽宁好人······这些耀眼的荣誉都没有他的“职位”更响亮,他是大家口中的“小巷总理”、一名为党尽职、为民服务的小区党支部书记。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是他小区里的“常客”,也亲眼见过、亲耳听过他的很多故事。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看书看报、做笔记,再忙再累,每天也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在他去世的那个早上,也依然早早来到小区党员活动室学习;他不知道黑天白天、不知道节假日休息天、24小时全天候在岗,扮演着卫生清扫员、下水道清淘工、校外辅导员、党性教育报告员等众多角色;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本民情纪实册,记录着小区里“孤、残、病”困难账和“急、难、愁”问题账;他奔走解决了小区居民房子漏雨、暖气不热、上水断流、下水堵塞、燃气不旺等各种难心事。在他的故事里,我看到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牢记使命、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担当尽责、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他像寒夜里的一束光,照亮了年轻党员前行的路,温暖了小区群众守望幸福的心。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十年,我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在这条成长的路上,有幸经历那些值得记住的故事、有幸遇见那些给我带来终生影响的党员,他们时刻提醒着我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将激励和引领我在未来一个又一个十年里始终铭记“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
发布人:灼灼其华 发布时间:2021-6-11 09:19 收藏 阅读人次:6239

初审:向阳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