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党史学习教育
“调色盘”里最亮的那一抹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办公室 张达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6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从红船启航于嘉兴南湖,到现在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一路拼搏斗争、夙夜在公,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创造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奇迹。从党的前进足迹和奋斗历程来看,红色血脉“红”在革命年代的前赴后继,“红”在建设时期的攻坚克难,“红”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永远奋斗,红色始终是共产党人“调色盘”里最亮的一抹。
革命年代,党员们用精神和信仰唱响时代最强音。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军阀派系林立、列强虎视眈眈,急需要有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有这么一群有志青年,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却心怀江山社稷、胸蕴复兴伟业,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指引,开中国革命之新篇,在石库门擘画蓝图,于红船上共商国是。纵然前途凶险异常、个人生死难料,可他们笃信真理必将战胜愚昧、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带领彷徨无措的知识分子和食不果腹的劳苦大众,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民情怀,向封建主义、反动军阀、帝国主义宣战,付出难以计算的艰辛、作出无法估量的牺牲,最终搬走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迎来了“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建设时期,党员们用担当和奉献书写发展新诗篇。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一切都如“白纸一张”。面对这一不利局面,我们党没有自怨自艾、消极懈怠,而是以改天换地为追求、人民福祉为重点,和贫困斗争、向发展进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模范、先进党员。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铸就钢铁不屈的“铁人精神”;焦裕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留下世人铭记的“九曲泡桐”;谷文昌“雨里植林围海岸,风中整地造农田”,记录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正是老一辈共产党员顽强斗争、无私奉献,才让新中国不止新在“表面”,更新在内涵、新在质量、新在新生活。
新的征程,党员们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建功新时代。
“十八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充满魅力、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全国人民付出努力、踏实肯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拼搏奋斗的荣誉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深刻变革,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水青山更见实效,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宏伟布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
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时刻,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党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生逢盛世,我们更应砥砺奋进、阔步前行,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在新征程取得新胜利。
发布人:
山水
发布时间:2021-6-28 15:57
赞
0
收藏
阅读人次:6484
初审:严格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