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1921的“火种”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王集乡人民政府 徐俊青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电影《1921》在全国热映。影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百年前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险阻,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令人交口称赞。片中,李达同志回忆自己组织救国团抵制日货,当他准备焚烧日本货物时,却发现手中的火柴竟也是日本制造,不由得痛心疾首,咬牙道:“偌大的中国,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是何等的悲哀”。

  火种,就是希望。百年前,中国内忧外患,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欺凌国人,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骨肉相残,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生活在这样一段民生凋敝的时期中,越来越多的国人失去希望,陷入绝望。但在1921年,有这样的一批人站出来了,他们风雨无阻、披荆斩棘,他们舍生忘死、为国捐躯,他们用鲜血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火种”,更带来了希望!

  “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火种”为无数有志青年、爱国人士点燃了心中的信仰。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年代,这批信仰着马克思主义的青年们,他们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他们遭受着军阀和地主阶级的迫害,却怎么也磨灭不了心中的信仰之光。“起来罢,被咒骂跟着的!全世界的恶人与奴隶!我们被扰乱的理性将要沸腾了,预备着去打死战吧……”这首《国际歌》振奋人心的热血旋律,在电影中被这批青年反复吟唱,唱出了他们终身追求的亮光:为早日开启全国之民智,为早日结束中国之苦难,为早日实现民族之觉醒,毙而后已。而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今日的中国才一直传承着这份信仰,蛟龙探海、嫦娥探月、汶川救援、武汉逆行……无不诠释着我们信仰着脚下的土地,我们信仰着人间长出来的英雄。

  “把‘百姓’改成‘人民’,‘百姓’是泛指,‘人民’是主人”——“火种”是人民当家作主手中最坚实的武器。百年前中国遭受亡国危机,中国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衷一个是兴国,另一个就是救民。“国之大者,人民至上”,影片中,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们怀揣着对人民的赤胆忠心,突破重重险阻聚集上海,以青春之名,书写着对人民群众的清澈挚爱,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让工农换了人间,却总说人民万岁。时至今日,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是党对待人民的根本立场,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始终是党的不渝初心。历史反复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短短七笔,重于泰山,高于一切!

  “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无数革命先辈的血汗凝聚成了“火种”的燃料,火光照亮了新中国辉煌的前程。影片末尾,是革命先辈们英勇就义的场景,李大钊同志从容登上绞刑台,李汉俊同志在敌人的枪下誓死不屈,何叔衡同志面临围剿毅然决然跳下悬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义无反顾的壮烈牺牲,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就没有今天山河无恙、国富民强的美丽画卷。我们这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我辈也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豪情,成为一个能够报效国家、报效民众的人,决心为了国家的强大和民众的幸福,而牺牲一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民族复兴指日可待,百年“火种”历久弥新,愿新一代的“火种”砥砺前行、大有可为!
发布人:青鸟余书 发布时间:2021-7-12 10:04 收藏 阅读人次:3866

初审:安可欣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