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基层干部 扛起“锄头”挖出“文思泉涌”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人民政府 韦竹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笔者碰到一个不小的难题:从县直部门到乡镇工作后,由于所处的岗位责任变“重”了、事情变“多”了、平台变“窄”了,文章难以集中精力、时间去打磨,有时候写到一半,接个电话或紧急报份表格,思路就断了,很难接续上。做宣传、写材料,上稿率、通过率蹭蹭往下降,挫败感蹭蹭往上升。

  一筹莫展之际,读到毛泽东同志《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话,“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顿时感觉豁然开朗,结合自身实践有了以下几点感悟,供大家互相探讨、进步。

  引好路,树立“正”思想。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一篇好的文章的其“主旨”“中心思想”是关键,阅读文章是读者与作者“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认识,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防止阅读文章的党员干部在精神上缺“钙”、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是力量之源,是前进之灯,作者是“掌灯人”“引路人”,对读者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对自己笔下的文字要有深层次的思考并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只有作者“认清路”,读者才不会“走错路”。

  戒漂浮,收集“真”素材。所谓“厚积”才能“薄发”,一口吃不成胖子,文章要有底蕴、要有“东西”,读者阅读文章要收获“果实”。有些文章看起来“内容饱满”“立意新颖”“文采飞扬”,但是经不起推敲,甚至出现数据造假、前后矛盾、空无一物的情况,让读者有“水过鸭背”之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做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应该有张良求实的精神。没有满腔的热情,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那是一定做不好调查工作的。”基层的文章很多反映先进做法或者存在的症结问题,要写出有底蕴、有内涵、有深度的文章,调查研究必不可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带上“笔”真正记下群众的反馈、带上“耳朵”听取基层的声音、带上“大脑”掌握和分析工作的来龙去脉,用心用情写“带泥土的文章,反映“有血有肉的真事。

  不要怕,下足“苦”功夫。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基层有些同志甚至是年轻同志,不是“不会写”“不能写”,而是“不敢写”,一边喊着“躺平”另一边又不愿扎扎实实下足功夫提升本领。究其原因,一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科技的发展,娱乐的多元化,致使年轻干部把时间花在“玩”上,用在“学”上面的“技能点”不多,譬如高中时期能在四五十分钟完成千字的作文,而工作后一两天也憋不出一段话来。二是“勤”于工作惰”于思考。一些同志反映工作任务重、时间不足,“忙到没时间思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要学会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接到写材料、做宣传的任务,要“迎难而上”而不是“退避三舍”,要“开动脑筋”而不是“照搬模板”,一口水井也是要锄头一耙接一耙挖出来的,不挖“深”一层、不出一些“汗”,怎能文思泉涌?
发布人:竹烟波月 发布时间:2021-7-22 13:06 收藏 阅读人次:4179

初审:钟辉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

112371网友596ru3发布时间:2021-7-22 19:11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

引用 回复

212371网友ioxmtl发布时间:2021-7-22 19:17

谢谢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读起来非常有启发!一定要鼓起勇气试着写东西!!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