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发挥文化润边作用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组织部 习而思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坚持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以“一校一户一业一队一车”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边疆特色党建工作模式,着力发挥“文化润边”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增强“一校”政治功能,持续推进“思想筑边”。草原流动党校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该市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筑边疆稳定屏障的重要抓手,统筹市旗镇三级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巡回宣讲。把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修课,加大嘎查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农牧民党员及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目前,全市已成立草原流动党校14个,有专门讲师83人,今年以来共开展巡回宣讲576次,培训党员群众2.8万人。

  增强“一户”组织功能,持续推进“组织固边”。党员中心户是边境地区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红色堡垒”。该市全面推行嘎查村民小组网格化“微治理”模式,以党员中心户服务半径为单位划分网格,每个中心户联系服务周边10~20户牧民。全市137个边境嘎查村共设立“党员中心户”190户,划分治理网格190个,设置便民服务事项125项,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社会矛盾265件。

  增强“一业”凝聚功能,持续推进“富民兴边”。发展富民产业是推动边境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牧民富裕富足的必然要求。该市以深化拓展“党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农牧户”党建载体为抓手,持续发展壮大现代农牧业、民族手工业、民俗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137个边境嘎查村培育发展特色产业20余项,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总量达7461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4元,比上年增长8.5%。

  增强“一队”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帮扶强边”。党员志愿服务队是边境地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该市以嘎查村党组织为单位,在2个边境旗组建11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义务开展政策宣传、文艺下乡、环境治理、矛盾调解、机械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1392名志愿服务队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我帮你”主题党日活动1162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00余件,编演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文艺节目33个,开展志愿文艺演出52次,营造出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增强“一车”引领功能,持续推进“共建稳边”。爱民固边直通车是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流动哨所”,是推动军民融合、共建稳边的有效抓手。该市大力弘扬爱国戍边精神,在2个边境旗开通爱民固边直通车19辆,在开展生活用品代购、治安联防联动基础上,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民族政策、宣讲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排查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直通车”。爱民固边直通车开通以来,累计排查解决矛盾纠纷151件,通过代办代购为牧民节约生产生活成本120多万元,被牧民亲切地称为草原上的“和谐号”“及时雨”。
发布人:翰墨渊源 发布时间:2021-7-27 11:04 收藏 阅读人次:4808

初审:李爱国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