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悟懂基层“三理”修通复兴“难路”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公安局 唐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十年,再度走进西藏。雪域高原,世界屋脊,山高路远,却挡不住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和西藏人民的牵挂之情。他不畏艰险,不辞劳苦,敢于带头走最“难”的路,为的是“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当前,乡村振兴、抗洪抢险、疫情防控都是一条条艰难之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用心弄懂“三个道理”,带头走这些“难路”,赢得群众的拥护,以万众一心打好一场场硬仗,如此,再难的路也能“天堑变通途”。

  悟懂“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之理,在基层调研中克难攻坚。党员干部须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带头走基层“探难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调研,发现祖国西部虽然修通了高铁和高速公路,但他发自肺腑地为西部的交通发展说话,“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这些话将永久地温暖着西部人民的心,坚定着西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指挥者、实践者,只有走进基层,走过那一条条最“难”的路,才知道工作之艰辛、之症结,才懂得群众之所需、之所盼,知人善任,体恤民生,激发动力,增强活力,最终找到突破口,通过正确决策跨过“难”路走出困境。“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领导干部长期沉在会议、文件堆里,不到一线去走走“难”路、解解难题,容易让基层作难、工作搁浅,甚至将仅一厘之差、唾手可得的成果中途放弃。当基层一线出现难题时,领导干部深入调研、果断决策犹如“临门一脚”,出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突破得分”等美好结果。

  悟懂“基层大有作为”之理,在基层实践中创造价值。党员干部须懂“打水要到井边”,带头解难题“修难路”,啃掉复兴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西藏,他看到了西藏的“路”“村”“绿”“人”“寺”等美好变化,也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任何一项事业中途都会遇到困难,领导干部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爬坡上坎和涉险滩,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与同志们一道啃掉“硬骨头”。创造灵感往往来自一线实践与摸索,领导干部“打水到井边”,长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日积月累,触发灵感,就会取得一件件创新成果。如果一味地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工作观念一成不变,工作思路会陈旧和僵化。目前,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滞后,面对这块“硬骨头”,我们要走进村社,了解清楚当地环境资源状况、生产生活现状、人文历史等情况,才能因地制宜地找到创新发展的思路,最终啃掉这块“硬骨头”。

  悟懂“机关给基层做表率”之理,在基层治理中冲锋陷阵。党员干部须懂“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带头谋发展“走难路”,赢得“身后一群追随者”“网上网下一片掌声”。习近平总书记到了西藏,不是去旅游观光,而是关心西藏的发展。他亲临尼洋河大桥、林芝市城市规划馆、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哲蚌寺、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等地点,看望西藏各界群众,考察调研西藏发展。“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做表率,群众跟着来;如果干部“当老爷”,群众也会人心散、消极干。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多走访基层,多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谋发展,才能走进群众心里,获得群众拥护和支持,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第二个一百年“赶考路”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心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扬建党精神,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带头干事创业,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复兴伟业而共同奋斗。

  新起点,新发展,须有新姿态。党员干部应牢记初心,紧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赓续建党精神,悟懂“三理”,修通“难路”,干群同心共逐伟大复兴中国梦。
发布人:阳光高照 发布时间:2021-7-29 11:16 收藏 阅读人次:3654

初审:汪青雷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