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全力推动科技人才“时间效益”最优化

山东省临沭县委组织部 王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表达了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更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确保了科技人员的宝贵时间充分转化成科研成果、科技力量。

  精纯专一始终是钻研之基、成事之要。“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戈壁数十载,为国家创造出第一个“大炮仗”,伟大突破震惊世界;“国之仁士”袁隆平为民生计毕其一生,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无数科研人才,用一生诠释着“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学术研究须一以贯之、不断试错,其中少有迎来送往、繁文缛节,多的是对与错的判断、从量到质的蜕变。然而,当前人才评价机制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现象屡见不鲜,评审评价名目繁多更是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如果科研程序繁杂的评审评价耽误了时间,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消耗了精力,被社会杂音扰乱了头脑,则注定无法保持专注的内心,集中科研攻关。

  提高科研人员的“时间效益”,同时是由我国当前的科技形势决定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诸多领域走在世界前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2”号首航南极……但同时也应看到,“首次”代表的是从“0”到“1”的突破,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涉及的都是技术的“无人区”,唯有注重吸引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保证他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花在“刀刃”上,才能在科技的前沿领域奋勇争先。

  科研人才多的不是“迎来送往”的头脑,而是潜心研究的智慧。要最大程度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智慧和创造才能,保证科研时间的“效益最优化”。建立科研时间保证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四唯”思维,建立以知识技术、科研能力、成果贡献等创新要素价值为主的评价导向,充分激发人才潜心研究、奋勇争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科技管理改革,狠抓作风建设,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耗费科研精力,充分赋予科技人才自主决定权,让科研人员的时间、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绩、成果。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人才、科技力量。让科技人才“时间效益”最优化,更要激励科技人才主动创新创造。要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统筹公共服务资源,为人才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解除科技人才潜心研究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优秀科技人才有为更有位。
发布人:拼命小二郎 发布时间:2021-8-2 11:24 收藏 阅读人次:2462

初审:汪青雷 编辑:李一画 责编:水见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