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公文“不走心”伤的是“民心”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委组织部 杨海燕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湖南省张家界市”写成“湖北省张家界市”,错将重庆市重新“划归”四川省……近日,接连出现明显差错的公文,引发网友不满。对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题为《公文出错事非小》的文章指出,公文写作和发布应该是严肃严谨的事,政务公众号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实属不该。

  网络时代,一篇有明显差错的公文挂在网上,势必会被无数的自媒官媒转发,被无数的网民吐槽,被群起的舆论按在地上来回摩擦的滋味,想必会让当事人追悔莫及。如果说错别字、常识性错误这样的行文错误还能够让我们把讨论局限在个人素质的层面,那么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将文件直接上传对外公布,都让我们不得不把思考上升到工作作风的层面。再小的纰漏一旦上网,就不再是小事,而是反映工作能力,代表政府形象的大问题。试问,对外公布的文件都如此不严肃、不认真,如此漏洞百出,我们自己又该如何说服人民群众让他们相信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工作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呢?

  群众工作无小事。不管是撰稿者的不用心、校对者的不专心、审核者的不细心,还是放心地将政务公众号交给第三方放弃了审核的权利,放松了监管的责任,从本质上都说都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是“混“字当头、无所用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南郭先生”,暴露了他们作风粗糙的尴尬本相。由此而论,舆论的压力、中纪委的发文,也该让他们“红红脸”“出出汗”“受受罚”。

  亡羊补牢莫如未雨绸缪,事后追责莫如事先防范。如何杜绝公文出现类似问题呢?笔者认为一要做到一道工序一个关口。从公文的起草者到审核者、签发者、校对者、用印者,每个人都要严格把关,把自己这一关当作最后一关;二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比如文档处理软件自带的检查功能对文稿进行校对;三要切实扎紧制度笼子,要对公文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作出严密的制度规范,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提高办文质效。

  有关部门要举一反三,建立健全新媒体责任机制。对于类似事件,只向公众道歉显然是不够的,更应该据此敲响公文处理、政务平台管理运营的警钟,从源头治污、从根上治病,解决问题漏洞,切实建好用好管好官方信息平台。莫让公文的接连出错一而再、再而三地捅出篓子,闹出更大的笑话,伤了老百姓的信心,损害政府形象。
发布人:爱笑的燕子 发布时间:2021-8-6 14:42 收藏 阅读人次:3140

初审:钟辉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