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善”字当头为民生

辽宁省丹东高新区管委会 李旭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每个历史阶段,党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一部党史,就是生动温暖的为民史。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个人素养,方可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我们唯有坚持“善”字当头,人民生活才能幸福长久。

  要善听民声,因为“知屋漏者在宇下”。听政于民一直是党的执政特点和优势。人民既是国家政策的享受主体,也客观反映治理过程中的得失情况。及时全面地俯身倾听,有助于我们修正和改善施政路线,进而为群众谋取更多福祉。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应囿于办公室,要迈开步子,多到基层走走看看。调研走访要看到真处、问到实处、听到细处,坚决摒弃“摆拍走秀”“定点过场”的思想。要带着问题去、循着问题走,不得到答案绝不撤兵。频访“最基层”,遍访“第一线”。因为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才是所有政策最真实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视察坚持到群众家里,和老乡们唠家常,这种平易近人的交流,就是在传递温暖、倾听民声。

  要善体民忧,因为“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过日子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困难,一定不要等着群众来找我们,必须主动找到群众了解民情、体恤民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维持与人民的高频次互动,实时更新“数据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党员与群众要始终保持“双向奔赴”的状态。如此群众才会有更多幸福感,我们也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坚持事无巨细皆认真对待的态度,既在行动上体现我们党的真抓实干,又在感情上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于细节处见真章,我们要有办成大事的本领,更要涵养能把温暖送到需处实处的情怀。衣食住行是群众的日常,体恤群众衣可保暖、食可安心、住可舒适、行可便利则应成为我们的日常。

  要善解民愁,因为“得百姓之誉者荣”。听民声、体民忧为的就是解民愁。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这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典范,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重要方式。善解民忧,要体现在“善”上。因为解民忧是党员的本职要求,是党性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提升本领,切实有效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在新时期背景下,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执政力。善解民忧就要多思考,如何全盘统筹解决问题,如何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如何行动高效……善解民忧就要真行动,空喊口号必然应者寡。只有真行动、快行动、巧行动,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赞誉,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愈加牢固。
发布人:心之逆鳞 发布时间:2021-8-10 13:36 收藏 阅读人次:2409

初审:李爱国 编辑:李一画 责编:水见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