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向老支书们学习“成功秘籍”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县委组织部 吴诗苑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云南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沧源佤族自治县便是其中之一,其贫困人口未脱贫前为4.3211万人。这对于截止2020年底,全县常住人口为160262人的国贫县而言,当时脱贫难度可想而知。加之受新冠疫情影响,如今沧源县还面临着乡村振兴、坚守国门、外防疫情输入等诸多挑战。以这些老支书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却带领群众,克服众多困难,取得2018年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新冠肺炎零确诊等诸多骄人成绩。

  老支书们用行动证明,在党中央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可以带领人民群众将天堑变通途、化贫困变富裕,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深刻内涵。不过在骄人成绩的背后,老支书们不光依靠的是他们永不变色的初心使命,还拥有他们独到的“成功秘籍”,才实现众多历史壮举,值得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老支书们的“成功秘籍”在于知己知彼。他们深知自身作为支书,是党在基层最前线的“战士”,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肩负着“穿针引线”的重任,也知晓年龄、环境赋予自身的优势,比如对村里大事小事、人员结构要比其他人更了解。正是“知己”,他们才能“知彼”,抓住人民群众这个关键点。单就脱贫攻坚而言,沧源县被评为国贫县,贫困积弊已久,仅靠“输血式”扶贫难以彻底斩断穷根,而是得转换为“造血式”扶贫。

  人民群众便是“造血式”扶贫的关键核心,要激发人民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脱贫才会有希望。老支书们便把精力投身到做群众工作之中,以朋友身份在田间地坎与群众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脱贫需求,掌握他们的脱贫难点,再反馈给其他上级,以供因地制宜做出决策,他们成为脱贫群众与脱贫政策的“针线”,使脱贫接地气,脱贫更精准。

  然而,做群众工作又需要极大耐性,有时群众不理解政策方针,有时群众还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愿,有时群众因家长里短的小事同干部“闹矛盾”……恒心则是老支书们成功的另外一件“法宝”,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出发点,不厌其烦地做群众工作,用“三寸不烂之舌”把政策一遍遍讲给群众听,用“黝黑皮肤”把群众问题一次次化解在源头,用“真金白金”提升群众发展的信心,才有沧源县“一步跨千年”的脱贫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不难发现,老支书们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值得深交的基层朋友,主动向他们学习经验做法,掌握与群众交流的方式,就能以点带面,把老支书们当作支点,打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捷径”,更好提升自身本领,贡献更扎实的“发展力量”。
发布人:量变 发布时间:2021-8-23 00:21 收藏 阅读人次:4129

初审:向阳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