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换位思考”办好为民实事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委组织部 王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基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听民声、解民忧,解决了群众的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体是“群众”,无论是找问题、定措施,还是见效果,都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坚持换位思考很关键。

  坚持换位思考,才能“以小见大”“大事落小”。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提到,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办实事,首先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善于“以小见大”,通过梳理群众“12345”热线反映问题、开展媒体投票、入户征求意见等方式,从“大数据”中找到“小麻烦”,摸清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找准办实事的切入点。同时,要善于“大事落小”,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落细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群众感受度高的具体实事,把“大政策”化为“小实惠”,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

  坚持换位思考,才能“庖丁解牛”“迎刃而解”。“实事”因为“难度大”才称得上“实”,“好事”因为群众“有所盼”才称得上“好”。为群众办实事不能怕难,也不能怕烦。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尤其是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矛盾复杂问题,树立必胜信心,做“有心人”方能破解困难事。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局处长奔波10天亲历查档案办退休流程,坦言“困难重重”,只有明白了群众的“难”,才能有解难题的“劲”。要增强斗争本领、治理能力,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创新的“办法”、经验的“巧法”、基层的“土法”,推动难题迎刃而解、矛盾抽丝剥茧。

  坚持换位思考,才能“适销对路”“喜闻乐见”。人民群众是“阅卷人”,为民实事办得快不快、实不实、好不好,要让群众看得见、说了算。对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能立即解决的,要立说立行、当场就办;不能马上解决的,要作出承诺、按时交卷,让群众既看得见行动,又看得见效果。要注意避免“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心理作怪,对农村改厕、道路“三通”、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要把成绩体现到“群众点赞”上,而不是“宣传版面”上。要完善考评机制,考察干部不仅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出发,还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干部能不能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将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引导党员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政绩观,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人:田彼南山 发布时间:2021-8-24 10:03 收藏 阅读人次:39499

初审:张兵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