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炼“形”树“魂”著文章

辽宁省丹东市高新区管委会 李旭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古今中外,但凡好的文章都是笔墨和感情俱佳的。执笔人通过文字载体向大众传递或强烈、或委婉的感情,读者若能在含英咀华间有些许触动,便是与作者深度共鸣。故文之所成,在情之所至。

  与老子“万物皆由‘实’与‘空’组成”的观点类似,文章也是由笔墨之中的“形”与文字之外的“魂”构成。“形”为实,负责承载文意;“魂”为空,负责感动人心。

  行文若仅追求词藻华美,而意义空洞,则作品价值寥寥。如果只在意情感输出,而忽略遣词造句、文章结构,则必定词不达意、逻辑混乱。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需“形”“魂”兼济,不可顾此失彼。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物质决定意识。只有字词语句到位,感情意义才能随之到位。所以要树“魂”,必须先炼“形”。所谓炼“形”就是要培养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是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执笔人文思再精、立意再高,若腹里无点墨,脑中寡字词,那也必然表之不明、述之不清。所以一定要注意积累。一个人从事写作,可能会有自己创新词汇的高光时刻。但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在使用已经成熟的字词句段。所以进行持续不断地科学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足量的字词储备可以使文章更加细腻饱满,也能在行文时给执笔人更多选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词视之相似,品之不同。如同中唐贾岛,在月下归僧开寺门的动作上,有“推”“敲”可供挑选。此外,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看似字词的简单存储,一定会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作者的行文本领。由此可见,炼“形”是一举两得的写作能力强化习惯。

  炼“形”的同时,也要树“魂”。因为文章的义与情才是执笔人创作的根本目的。正所谓“心有云岭意,而得山川形”,文章有“魂”,即便未见岳之高标,却依然能品峦之韵味。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深刻了解司马迁强烈的爱憎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品味《满江红》,切实体会岳飞无比的家国情意;我们可以通过领悟《梁家河》,全面感受习近平同志质朴的为民情怀……篇篇奇绝文章都凝结着作者的情,彰显着正道的魂。所以从某种角度看,树“魂”的意义更为深远。

  何以树“魂”,唯有党性。今之文章,魂应树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旋律框架内,要主动成为弘扬正能量的载体媒介。对于你我而言,科学提升党性素养,全面适应党性文化是责任也是义务。

  一方面要通过党内重要著作深化理论积淀,让文章更具格局和站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牢固笃定的党性思想,才能激发高屋建瓴的文思潜能。另一方面则应该积极对标先进,在不断学习、追赶和超越中强化能力。用初心的守望,推动个体不断前行。因为只有执笔人自我树“魂”,所著文章才会有“魂”。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有执笔人都应夯实文字基本功,锻造过硬政治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舆论动能。我们唯有匠心炼“形”,初心树“魂”,才能写出观之则美、读之则畅、思之则深、感之则暖的好作品、好文章!
发布人:心之逆鳞 发布时间:2021-8-25 08:24 收藏 阅读人次:2101

初审:安可欣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