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观“新颜” 品“精神” 蓄“动能”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人民政府 于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走上了由黑暗到光明、由落后到进步、由贫穷到富裕、由专制到民主、由封闭到开放的康庄大道,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七十载沧桑巨变,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看到“雪域新颜”的同时,更应细细品读这背后的“精神之源”,为奋进新时代积蓄磅礴“动能”。

  品读“老西藏精神”,蓄“敢教日月换新天”动能。和平解放后的西藏,经济一穷二白,交通闭塞,供应匮乏,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改变现状,十八军挥师挺进雪域高原。毛泽东同志指出:“去西藏对个人来讲,一点好处也没有,但大有益于国家民族。”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战士们不畏风餐露宿、爬越雪山之艰,不惧胸闷气短等高原反应之苦,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医院、第一所小学……从“生为西藏献心血,死为西藏献生命”的军区政委谭冠三,到30年如一日未发生一起事故的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老西藏精神”一直在延续。党员干部要赓续好“老西藏精神”,吃苦耐劳、奋勇拼搏,主动投身艰苦环境中历练品格、磨炼意志、锤炼党性,在风雨中迎难而上,在一线中锻造“钢筋铁骨”。

  品读“两路精神”,蓄“甘当路石守岗位”动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问题是阻碍发展的“一座大山”。为打通西藏与外界的“壁垒”,11万人的筑路大军“应运而生”,建成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彻底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奇迹。在改造、整治和养护过程中,一代代交通人秉承传统、以路为家,为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第三代养路工,扎西次仁接过了奶奶、父亲的“接力棒”,养护“天下第一道班”第14工区公路,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这条“天路”。党员干部要弘扬好“两路精神”,带头深入基层实践,不怕苦、不怕累,着力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克难,回应人民所需所盼,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新动能。

  品读“伟大建党精神”,蓄“理想信念大过天”动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彰显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七十年来,在进军和建设西藏的过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立足自身岗位,前赴后继奔赴雪域高原,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诸多“孔繁森式”援藏干部将自己的青春韶华甚至是宝贵生命奉献于此。在前不久的西藏考察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援藏干部们说:“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精神,从来都是最坚不可摧的“利器”,党员干部要传承好援藏干部坚守信念、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精神,砥砺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发布人:9936 发布时间:2021-8-26 15:39 收藏 阅读人次:2993

初审:凌晨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