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生 要在基层多“入味”

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 甄红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前几天,我在帮包村农户拆除旱厕时被同事调侃:“看看你这段时间,都被熏入味了。”我抬起袖子闻了闻,没有味道,也可能是“久而不问其臭”吧。自镇上旱厕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我与其他包村干部吃住在村,走村入户帮助村民改厕建厕、拆除旱厕,“一进农家先奔厕所”便是每日的工作常态。晚上细品同事的话,可不是已经“入味”了嘛。作为选调生六周年了,六年里我在扶贫走访、抗洪防疫、拆迁维稳中不知不觉浸润了“乡味”、散发着“汗味”、品鉴过“苦味”,在忙碌、充实和欢笑中不断修炼自我、茁壮成长。

  脚下有泥“入乡味”,虽偶有焦虑却收获满满。犹记得刚入职不久,主题党日活动中我第一次面对农村党员群众时紧张得说不出话,磕磕巴巴说了几句,只听旁边的同事提醒我“不用说普通话有些老党员听不清楚”。事后我向同事请教与村民相处之道,得“四字箴言”:乡气一点。干部没派头,群众才有盼头。基层干部不仅要与群众有情感共鸣,更要在生活、思想、行为中入乡随俗,与村民在“低头不见抬头见”里心相通、气相投,在办实事解民惑中收获真情。当前,有的年轻干部衣服“洋气”、干活“娇气”,唯独少了“乡土气”。虽然在网络交通发达、村居环境改善、城乡差距日益缩小的今天,基层干部不用整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说乡土话、通农家情、施农家策的感情纽带和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不能丢,只有不断浸润“乡味”方可在唠真心话中融洽干群关系。

  心系群众“入汗味”,虽艰辛无数却乐在其中。说起伴随基层干部最多的,可能就是他们身上挥之不去的汗味了。记得两年前家乡受台风影响遭遇的那场洪灾,全镇百余名干部全员奔赴一线加固堤坝、转移群众、调集物资,吃住在办公室和防汛点。不少男同事顾不上回家换衣服,一件T恤穿了近一个月,最后衣服上结出又白又厚的汗碱。受灾统计、了解需求、保供维稳、防疫消杀……同事们身上的汗渍、草渍和泥渍里凝结着浓浓的为民情怀与硬核担当。让群众“心里有底”才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也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基层就是压担子、迎挑战的练兵场,“流汗”是塑造品质和担当作为的必要步骤,要有“事不避难”的勇气和“义不逃责”的担当,面对重担不推诿不逃避,踏踏实实种下奉献的“汗碱花”,在挥洒青春中积累阅历、丰富经验。

  锤炼能力“入苦味”,虽余味苦涩却苦中有甘。曾经有一项调查进入舆论视野:基层干部的“苦”是主观意愿的“自找苦吃”还是客观约束的“被逼无奈”?结果选择“甘于吃苦”“自找苦吃”的比例占大多数。究其原因,源于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无怨无悔,更源于他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作为扎根基层的选调生,要如“苦行僧”一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而达到“增益其所不能”之境界。克服长期走村串户、持续驻村的身体之苦,换来贫困群众燃起生活新希望的甜;经历基层大事难事的磨砺之苦,换来掌握“坐下能写、站起能说、出去能干”的成长基本功。吃苦是精神、能力、思想提升的必备阶梯,更是成长成材的必经之路。只有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淬火成钢,才能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品味“甘甜”的幸福。
发布人:粉色胡杨 发布时间:2021-8-27 12:15 收藏 阅读人次:14057

初审:安可欣 编辑:水见文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