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在“减”与“不减”中抓好基层减负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古河镇人民政府 邓丽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政治引领,以钉钉子精神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持久深入抓下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落脚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作为一根穿针引线的“针”,肩上的担子如千斤之鼎,身上的责任如泰山之重。如何有效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就要在“减”字上下真功夫,要“减”重心“不减”初心,“减”数量“不减”质量,“减”压力“不减”担当,从而让基层工作者能够全力以赴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一线战场上。

  “减”重心“不减”初心,轻装上阵为民服务。为民服务重在“服务”二字,可是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基层的形式主义在某些时候依然存在。例如,“文山会海”少了,“工作提示”却多了;“工作汇报”少了,“暗访督查”却多了;“纸质通知”少了,“微信通知”却多了……为此,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不得不转移到准备“资料”、回复“信息”、随时“迎检”之上。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人,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抓落实上,可最后往往是本末倒置,他们变成了办公室“文员”、材料“搬运工”。基层减负就应该减少那些形式上的“重心”,把基层干部真正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践行初心,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与群众相处,给他们更多的精力为民办实事,让他们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同频共振,始终同人民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

  “减”数量“不减”质量,高质高效推动发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复杂,基层干部身肩数职是常态。基层减负就应该在“一人多岗”上实施“分流”,卸掉基层干部身上过多的重担,让“能者多劳拙者闲”的现象无所遁形。要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减”工作数量而“不减”工作质量,利用平台优势,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干部选拔出来组成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着力解决他们的顾虑和担忧,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让他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从而在不同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和发现优秀人才,把关心关爱干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鼓励基层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从而高质高效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

  “减”压力“不减”担当,砥砺奋进干出实绩。近期,在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各地的基层干部都在安排轮流“公休”。轮流“公休”的出发点是好的,落实起来却不尽人意,“能说自己休了个‘假’吗,或者是‘假’休,不过是换了个办公地点继续工作而已”,“‘公休’只是不用去打卡而已,其他该干嘛还干嘛,加油吧,打工人”……虽然这只是大家的自我调侃,但其中也着实充满了无奈,名正言顺的“公休”尚且如此,更何况平时,基层干部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要有效落实基层减负,就应该“减”少基层干部身上的压力,清扫他们身边的“障碍”,让他们没有包袱、无所顾忌地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肩接着一肩挑,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行动上自觉参与,以“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担当姿态,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发布人:漫长的等待 发布时间:2021-8-30 13:33 收藏 阅读人次:2720

初审:汪青雷 编辑:水见文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