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以“烹小鲜”之道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组织部 马志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需要我们拿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之道,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立足长远,持续发力,秉持“慢工出细活”的态度,细致细心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绘就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掌握好火候,大处着眼细处落实,“立标塑形”。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谋篇布局、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都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全局意识。尤其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分清主次,着眼核心任务,牵好“牛鼻子”,正真做到把准发展方位,把握首要任务,抓牢重点工作,厘清发展思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善于从小处着手,认真考虑人民关切,合理“丈量”乡村实际,把准乡村发展“脉搏”。发展过程要合理有度,基层党员干部要把自己融入乡村,勤走访、多观察、善倾听,在细节问题上要敢于较真碰硬,多下“绣花功夫”做好一桩一件、关注一点一滴。自觉做到从大局看问题,把乡村振兴实际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把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绝维护大局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协力推进,掌握好乡村发展的最佳“火候”。

  调理好佐料,因地制宜保持本味,“充实内容”。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乡村风貌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有千秋,开展乡村振兴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把乡村的建设开发与保存本土风貌结合,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与发扬传统风俗礼节相结合,把提振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与传承乡村特色产业相结合。乡村振兴不是用现代化的“钢铁丛林”取代传统的村舍屋宇,更不是用“公式化”的建设规范制作统一的乡村“模型”。突出乡村本色本味,保留农村发展的“魂”与“根”,注重讲好农村故事,充分挖掘农村文化、乡愁记忆,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创意上,让农耕文明、民间技艺、民俗节庆、文物古迹这些代表乡村标志性的特色在振兴中焕发光彩。让乡村本身实现有机更新、自我循环,使塑魂与树形协同推进,避免“千村一面”,全面展现出乡村发展“百花齐放,千村争鸣”的良好局面。

  端正好态度,以人为本接续奋斗,“完善结尾”。乡村要振兴,关键靠支部,靠基层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一线力量,必须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不断加强对乡村建设的理解,积极利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武装“头脑”始终保持过硬的政治执行力。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要搭起与群众的“连心桥”带动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坚定群众跟党走,建设家乡的信念,做好村民的“主心骨”。村支部书记要把目光定格在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上,想“点子”找“路子”切实为民解忧。此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开门办事的原则,坚持面向群众,主动与村民商量,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坚决破除只唯上不唯实的作风,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一切工作的标尺。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方能铸就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发布人:庐州小生 发布时间:2021-8-31 08:51 收藏 阅读人次:2587

初审:图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