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评论不妨多点“精品意识”

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 甄红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不知不觉,从事评论写作已有一年有余。记得刚接触写作的那段时间,每天埋头苦写却久不见网端报端,疑惑、焦虑、不安等情绪随之而来。单位同事告诉我:写作要有“精品意识”。有句话叫做“越快,越慢”,在追求工作速度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将“效率”排在了“质量”之前,殊不知“精品意识”才是写作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修养。与共产党员网相知相伴一年多,我在无数个夜晚徜徉于优秀的文字间,在“触网”中不断积累知识财富、感悟写作真谛、升华稿件内涵,在脚踏实地、精雕细琢中燃起一颗颗“小火苗”。

  探赜索隐接地气,增强“知之不若行之”的实践意识。有句话叫做“脚底板下出好文章”,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公职人员,要走访调研“深挖洞”,向民取材“广积粮”,在厚植为民情怀中以情撰文。共产党员网的不少优秀作者都是基层干部,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文章,一句句接地气、冒热气的朴实话语引发无数共鸣与感动。文字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在走村入户帮助村民改厕建厕工作中,了解到乡村振兴中村民真正的“急难愁盼”;在投身家乡特大洪灾的灾后重建工作中,深刻感受着干群鱼水真情带来的无限温暖;在参与村级换届工作中,学到解决村级矛盾的有效方法。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来自实践的文字“有骨有血有肉”,萌生于群众的观点方能“见人见事见思想”,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语句,也能在润物无声中浸润心灵、收获感动。

  荡涤思想勇创新,砥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雕琢意识。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不论是白居易的“好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还是曹雪芹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篇有温度、有深度的文章需经过反复雕琢润色、思考推敲才能出色出彩。我曾拿自己的“丝糕”文章对比共产党员网精品大作,发现自己的文章不仅观点老旧,还不时陷入套话空话“陷阱”。评论写作入门不难,难的是独具个性、求实创新。观点立意要突破惯性思维和经验思维,从实践中挖掘独到见解,使其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盐多了菜咸,水多了没味”,评论文章写作更要讲究“炼意炼字炼句”。当遇到修改瓶颈时往往同事几句建议便可拨云见日、点石成金。要正视短板、端正心态,多让文章曝曝光、露露脸,让行家挑挑刺、掌掌眼,在借他山之石找不足、查缺漏的过程中提升文章“气质”,在字斟句酌的揣摩中激发学习动力和创作激情。

  安心恬荡守寸心,胸怀“笑看云卷云舒”的淡泊意识。“相逢尽道学习好,灯下可曾见几人”,与文字的博弈是一场修行,这期间无需百米冲刺的爆发力,但马拉松式的意志和耐力必不可少。我刚开始接触评论文章写作时斗志勃勃,想赶紧写出精品证明自己,结果发现心中虽热情似火,奈何脑中混乱如麻,历经改改删删、兜兜转转还是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直到有一次在共产党员网的“闲逛”中偶然发现了一段这样的文字:公文写作,犹如苦吟、犹如参禅,唯有波澜不惊的心态,才能写出波澜壮阔的文章。非宁静无以致远,写作是探索求新的过程,更是修身正心、磨炼意志的过程,只有真正静下心安下神、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无闻,在灯火阑珊和满天星斗中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在深思细悟中提炼思想,在谋篇布局中打磨文字,方可在情怀写意中真正体会创作的乐趣。
发布人:粉色胡杨 发布时间:2021-8-31 10:39 收藏 阅读人次:17769

初审:图南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

1小杜小杜发布时间:2021-8-31 14:35


非宁静无以致远,写作是探索求新的过程,更是修身正心、磨炼意志的过程,只有真正静下心安下神、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无闻,在灯火阑珊和满天星斗中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在深思细悟中提炼思想,在谋篇布局中打磨文字,方可在情怀写意中真正体会创作的乐趣。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