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基层干部 当好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者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选调生 陈莹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广大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更应当好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者。

  传承塞罕坝精神,要始终牢记使命,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扛起重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塞罕坝水土流失严重,沙漠逼近北京的严峻情况下,原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机械林场。近60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号召,以青春热血扛起“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创造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可想而知,在这荒原变林海的奇迹背后是怎样的坚守与坚持。基层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基层干部肩上挑着为民重担,身上承载人民期待,更应以塞罕坝人为榜样,始终牢记使命,在乡村的“鸡鸣鸭叫”“泥泞坑洼”中真真切切厚植为民情怀,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时刻满怀为民热情,将“人民”守护好。

  传承塞罕坝精神,要坚持艰苦创业,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格攻坚克难。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成立,面对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从祖国大江南北奔赴而来的林场建设者们从未退却,他们满怀激情,以自强不息、义无反顾的坚强意志,以“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崇高追求,顶寒风、喝雪水,吃黑莜面,把天为“床”、把地当“房”,一棵接着一棵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从造林成活率不足5%、不足8%,到成活率达到99%以上,硬是在浩瀚荒漠沙地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广大基层干部作为连接“上面千条线”的“下面一根针”,更要从中不断学习这种爬冰卧雪、以苦为乐的奋斗精神,迎着寒风,顶着骄阳,撸起袖子,扛起担子,深入基层主动发现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传承塞罕坝精神,要推进绿色发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振兴乡村。历经近60载寒来暑往,塞罕坝已从“高、远、冷”变成了“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鸟的乐园”,成为了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这不仅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论断,还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一线的主力军,更应明白“绿水青山”的可贵,要自觉把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积极探索“林下养鸡”“康养旅游”等生态和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携手群众真正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乡村。
发布人:橙子 发布时间:2021-9-1 07:55 收藏 阅读人次:4960

初审:钟辉 编辑:水见文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