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木”“林”“森”背后的塞罕坝精神

江苏省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 方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考察调研,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第一代塞罕坝人,一生只做植树一件事,在沙漠建起“绿色长城”,作为青年党员干部应接续“木”“林”“森”背后的塞罕坝精神,一辈子做一件事,做新时代“塞罕坝人”。

  一颗“功勋树”背后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为民服务之心。在塞罕坝,人人都知道“一棵松”的典故。可以说,没有“一棵松”就可能没有塞罕坝人建场的决心和信心,就没有现在壮观的塞罕坝林海。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说,“这辈子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植树造林。但我很满足,感觉没白活。”塞罕坝人用一生的坚守初心,逐渐改善了塞罕坝的恶劣环境,让她变成了“美丽的高岭”。步入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塞罕坝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基层一线,解决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沙海变林海”背后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干事创业之心。十年磨剑终成锋。塞罕坝冷,土薄、气干,栽树并不容易,第一年栽下去一片,成活率只有8%,第二年又栽下去,依然如此……1964年春季,马蹄坑背水一战,技术人员经过多番考察和论证,调整了栽树时间,改进植树机的作业方式,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日复一日终将沙海变林海,创造了“人间奇迹”。“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应谨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持之以恒在实干中开拓“精品”,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勇于探索和创新,勇于走别人未走过的路,不断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背后是“不破楼兰终不还”时代篇章之心。风吹草低见牛羊。塞罕坝林地面积由建场之初的2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2万亩,这里的4.8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中连片人工森林,三代人的“长征路”在浩瀚荒漠沙地中走出了绿色长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练就敢于“涉险滩”的实劲,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练就敢啃“硬骨头”的实志,以自己的热血和汗水书写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时代考题”,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布人:方雷 发布时间:2021-9-1 13:24 收藏 阅读人次:41843

初审:钟辉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