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金融力量”为乡村振兴“添势赋能”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黄绍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乡村振兴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强调金融系统要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新的金融力量。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全国几亿农民同步迈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下,农村可腾挪的空间、可投资的领域、可激发的动能巨大,深度下沉的金融力量大有可为。要坚持把农村普惠金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将金融服务、创新理念、普惠政策延伸至农村,加快形成财政优先支持、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格局,着力解决掣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和短板,方能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振兴的“万亩良田”。

  立足“精准滴灌”,亮出金融服务“硬功夫”。广阔农村的资源禀赋不同、优势产业各异,绝不能机械地把金融资源搬入农村,搞“齐步走”“一刀切”,而是要多听听基层的声音,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不断推出农民真正需要的、“接地气”的金融服务,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真正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县域消费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快提升就业创业与普惠金融、商贸流通与消费金融、服务实体与供应链金融之间的契合度,完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针对农村金融缺信用、缺资金的痛点难点,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和担保方式,稳步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逐步提升信用贷款发放比重,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要摸清乡村产业动态演化趋势,通过金融支持吸引更多创新创业者进入乡村新业态衍生的关键节点,同时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村、交易场景搭建到村、信贷产品应用到村,“量体裁衣”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创新融资需求。

  做好“穿针引线”,畅通政策体系“微循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宏观政策围绕“五大振兴”需求,精准引导市场、充分发挥撬动金融资本并带动社会资金的主导和基础性作用,同时持续“加码”普惠金融政策,为乡村全面振兴铺路护航。要充分发挥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综合运用各类融资促进政策,整合各级财政补贴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和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加大对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畅通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各类围绕农村金融的差异化政策,形成共同发力、政策共振的效果。同时以资金支持、财税奖补、风险分担、考核评价和监管约束等为抓手,做好全流程服务对接和跟踪研判,营造能贷愿贷的政策环境,保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围绕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金融承载力、抵押质押物范围、特色金融产品、信贷风险分担补偿等方面,督促金融机构系统谋划、尽早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让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中“轻装前行”。

  筑起“安全堡垒”,拽牢风险防范“安全绳”。“三农”领域产业投入大、风险高,要尊重金融市场规律,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筑牢风险关口、提升管控水平,确保“金融力量”服务到位、风险可控、下沉可持续。要在普惠金融政策的顶层设计阶段守牢底线,充分权衡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效益,搭建既符合金融法规制度和市场规律要求、又契合乡村振兴需要的农村金融风控体系,以全面从严的风险意识、全程在线的风险监控、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在多渠道风险分散化解上持续发力。要厘清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在涉农领域之间积极探索全新合作路径,同时加强与担保、保险、评级评估等机构的多方合作,持续扩大农村金融“朋友圈”,让“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协同共进,形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合力。针对“三农”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健全难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对接征信、公安、司法等系统,对农户整体画像、交叉验证,建立农户贷款风险数据模型,从而激活“沉睡”信用,真正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
发布人:中国泉乡水 发布时间:2021-9-3 15:13 收藏 阅读人次:4909

初审:楚搴 编辑:水见文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