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一颗驻村“果实”的生长历程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两岛街道办事处 王娇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西藏自治区开展驻村工作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第十批驻村工作队自今年入驻以来,已在各自村居迅速进入状态,开展工作。西藏地广人稀,驻村干部就是广袤土地上的一簇簇盎然绿意,他们顽强生长、扎根乡村,繁茂高原。

  培育“种子”。人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资源,每年的公考把大量的优秀青年选纳进公务员队伍,然而公职人员一方面是人们羡慕的“铁饭碗”,另一方面却是众人嗤之以鼻的“躺平”职业。公务员仿佛和不上进、混日子、看报纸、佛系青年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为有效发挥青年干部的激情,为公务员队伍带来新鲜血液,形成“鲶鱼效应”。各级各部门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单位内部构建好人才管理体系,强化人才管理基础工作,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结构,强化人才的再教育和培训。切实把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人才队伍,把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冲进来的人才发挥其作用,让公务员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把筛选出来的“种子”给予充足的阳光和雨水,让他发芽成长。

  选好“苗子”。选拔组建一支有力的驻村队伍,就像是在一片苗圃里挑选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枝干挺拔、叶冠茂盛的树苗。有的派驻单位采取派驻新人、抽签等方式进行派驻,这种方式看似公允,实则不可取。新人缺乏工作经验,抽签则容易选到思想不够、觉悟不够,甚至身体条件不允许的同志,这样的队伍到乡村根本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组建驻村队伍的时候首先应当讲政治,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单位就应该加强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干部政治觉悟、民族团结意识、共同体意识,对驻村工作产生向往和荣誉感。其次加强义务能力的培训,对有意向的同志进行着重培养,机关工作和基层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在机关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未必能做好驻村工作,要在群众工作、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甚至在藏工作,对汉族干部应当进行适当的藏语教学。最后是要从人文考虑,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对身体素质欠佳、家中有幼孩老人的干部进行适当的人文关怀,强制派驻只会让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失去驻村意义。

  成功“移栽”。古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其实人跟树一样,离开扎根的土壤,埋到另一片土地里,都需要一段时期的适应,如何在新的土壤里扎根?对树、对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驻村干部从机关到基层,首先要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其次要进行生活上的适应,最后要助力乡村振兴。思想上的转变其实不难,从派驻起,每一名干部都有思想准备,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就是把自己这棵小树苗从森林移到沙漠,努力成长结出种子,散在贫瘠的土地上,变成绿洲。但是生活上的适应却是需要时间的,驻村干部大多年轻没有吃过苦,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很难适应艰苦的生活,要充分发挥“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用精神食粮填补生活物资的匮乏。只有深深扎根村居,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结出“果实”。村居的土地供养了驻村干部,让其成长、成熟,驻村干部努力吸取村居的养分,不负众望长成顶梁柱的样子,结出累累硕果,那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铸魂的果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果子、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果子、是建强村(居)党组织的果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果子、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果子、是为民办实事的果子,这些果子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他们叫驻村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带给村居质的飞跃,让村居经济得到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千千万万驻村干部用心血浇灌换来的“果实”。

发布人:向着小火苗努力 发布时间:2021-9-8 15:31 收藏 阅读人次:2871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