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从理论学习到深入实际的转变,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必修课”。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大部分得到有效解决,但一系列“硬骨头”问题也“浮出水面”。面对长期未能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如何继续确保措施实、效果好?答案就是从服务主体层面入手,从“我”向“我们”转变。
打通部门壁垒,助群众“省心”。社会是个复杂运行的大系统,群众的关键小事往往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如果仅立足于自己的业务思考,为群众办实事的效果固然有限,很难触及让老百姓“烦心”的问题根源。“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让群众真正“省心”,就必须从群众的视角思考,突破本部门权力的管理范围,推动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的多部门协商,从部门之间“各干各的事”转变为多部门“合干一件事”,真正疏通为群众办实事路上的“权力梗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效果。
联通市场活力,让群众“放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群众的需求是长期的、变化的,如果仅靠各个机关单位的“爆发力”,就难以做到办事效果的可持续,实践活动也就成了“昙花一现”,让群众如何“放心”?因此,在前期规划中不妨将“摊子摆开”,积极思考需求与供给的匹配,主动联合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运行的“持久力”。“菜篮子”工程、电商助农、互联网慈善……市场提供服务满足需求、政府负责监管保证质量,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正在不断显现出“双赢”的局面,这其中给群众带来的是真正的“放心”。
团结志愿力量,与群众“贴心”。群众既是办实事的服务对象,也可以是办实事的服务主体。从上个世纪60年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到如今“严守一个口、织密一张网、宣传全覆盖、服务到家门”的社区防疫,发动群众力量参与解决群众问题,才能与群众“心连心”“共命运”,这既是党领民治的“贴心”之举,又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关键一步。实践证明,只有广纳民智、广聚民力,才能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才能更充分地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从“我”为群众办实事主动转变到“我们”为群众办实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广度和深度的持续拓展,也是社会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更是党员初心使命的接续书写。可以预见的是,在“为群众办实事”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下,还会有更多的“我们”被不断挖掘,共同参与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