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江西省宜黄县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在添动力、强队伍、优服务、筑堡垒上下功夫,用好“1234工作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凝聚一种动能,增添产业强村“动力源”。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宜黄县凝聚“党建+产业”动能,推动基层党组织进合作社、入种养地,因村制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扎实推进“红色名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将政策、资金向红色名村倾斜,重点打造了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东陂镇黄柏岭村和黄陂镇蛟湖村2个中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让红色名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推行“多村联编、抱团发展”新模式,从县域视角统筹各村发展定位,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禀赋,按照“地域近、产业同”的原则,以强带弱,推动集体经济整体提升,培强一批过50万、破100万的集体经济强村。
组建两支队伍,锻造引领发展“生力军”。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宜黄县完善镇、村两支干部队伍“选育管用”机制,结合镇、村两级换届,为乡村振兴选拔了两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镇、村干部队伍。将乡村振兴纳入培训内容,完成了换届后的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制定了镇、村干部分级培训计划。突出奖励激励,落实乡镇收入高于县直同职级人员20%以上,建立村干部薪酬“阶梯式”增长机制,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精心选拔“五方面人员”。加大驻村干部、党建宣传员选派力度,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激发三类活力,培优人才归巢“服务站”。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宜黄县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激发专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和本土村民这三类人群的发展活力,制定了人才奖补、“县管乡用”等一系列“纳引育留”人才优惠政策,将基层一线村医、教师等人员编制、薪酬收归县管,确保“岗编分离”,为广大专业人才选择农村提供必要保障;深化人才培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鼓励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到农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激励乡村本土农民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发挥农村群众乡村振兴主人翁作用。
建强四级组织,筑牢前线作战“桥头堡”。组织强则乡村兴。宜黄县着力筑牢前线“桥头堡”,实施“组织覆盖”工程,建立县领导挂乡镇整体推进、乡镇党政班子包村、村干部抓具体落实、网格党小组联系户的“四级党组织促振兴”责任体系。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方面深化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推动党组织向功能强、信息化迈进,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摸排、预警,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力、推进乡村振兴迟迟打不开局面等11个方面对各基层党组织展开拉网式排查,因村施策祛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