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新疆霍城:特色发展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访惠聚”办公室 杨西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这两年,我在葡萄地打工,一年下来可以挣3万多,这都要感谢工作队。”忙着给葡萄包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三道河乡塔尔吉村村民再来提·伊明江满脸笑容。

  每年9月至10月,塔尔吉村2160亩伊图开金葡萄种植园正值采收最佳期,也是村民们最忙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当地葡萄种植的网红“打卡地”,拥有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身份证”,已然成为村里种植业的标配。

  塔尔吉村距离县城20公里,多年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渠道窄,增收潜力小。为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霍城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结合地处图开沙漠边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沙质透气性强,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工作队与村“两委”经过认真调研,集思广益,决定发展葡萄种植产业。

  起初,面对种植葡萄的发展思路,不少村民心存疑惑,响应者寥寥。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没日没夜逐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同时积极引进县域内旭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在统一规划的种植片区内集中试种200亩,实施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进入丰产期,每天需要工人30余人进行田间管理和采摘,亩产达到3500公斤,带动村民增收6000元左右。

  目前,全村种植葡萄面积已到2160亩,为村集体创收30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种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结合乡村振兴,我们还要在产业链接延伸上下工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马洪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申请了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葡萄远销广东、福建、上海等地,每年的订单量多达2万多。同时,为了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工作队通过招商引资和政府投资的方式,引进维多利亚、阳光玫瑰、奥古斯特等20余个品种,修建地上50㎡品酒房、地下200㎡酒窖的葡萄酒庄,预计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土地一亩流转费700元,一年光土地流转费就有3万块钱,再加上我在合作社的工资,一年能有六万。我老婆在新开的酒庄当保洁员,每月工资3000元,一年下来我们家收入有10万左右,这在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村民热西提·马木提一脸喜悦地说。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队依托图开沙漠旅游景区,引导村民发展旅游业。由新疆沃品欢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1.76亿万元,在已有的卡丁车乐园、滑雪场的基础上,建设全疆独一无二的沙漠水世界,开发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

  “现在村子发展起来了,不比省城差,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观光游玩,我现在回乡开民宿,赶上旅游旺季,一天能有三四千的收入,比在外面挣得还多。”大学毕业的张建祥一直在乌鲁木齐工作,村里进行旅游建设后,瞅准商机的他果断回乡创业,把自家院落进行修整,打造了一个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民宿。工作队针对有民宿改造条件的村民进行政策宣传,并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从县里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村民如何使用电脑系统,在网上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工作队鼓励村民开展庭院经济,在院落里种植葡萄,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让游客体验到采摘的乐趣。

  目前,村里全村已建成农家乐11家、民宿5家、自产自销民族特产5家、商店10家、临时摊位105个、让200多位村民搭上了旅游的“顺风车”,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靠旅游发展的村民增收2万元。

  “以前家里只能靠种地生活,现在在工作队的帮助上,我们开上了农家乐,在家门就能致富,吃上了旅游饭,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年收入近10万左右的村民赛买提·马木提满怀喜悦地说。

  如今的塔尔吉村,特色产业发展后劲更足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一个村强、业兴、民富、人和的幸福山村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发布人:薰衣草之乡 发布时间:2021-9-22 12:06 收藏 阅读人次:3329

初审:韦卡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