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读懂崔道植“无一差错”背后的制胜密码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委政法委员会 柳文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七一勋章”获得者崔道植先后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广大基层干部要怀着对这位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的最高尊崇,努力读懂崔老“无一差错”背后的制胜密码,不断激发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无一差错”背后是一心向党、矢志不渝的真情实感。崔道植年幼时成为孤儿,依靠政府助学金读完了初中,后又在党的感召之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常说自己是“党养大的孩子”“一切都是党给的,一切也都要交给党”。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听党话,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夙夜在公,为党和国家破获一个个疑难大案、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培育一批批技术精英,为新中国公安工作屡建奇功。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基层干部要用心感悟崔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将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朴素最真诚的信仰,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无一差错”背后是求真务实、敬畏真相的执着态度。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没有事实真相,就谈不上公平正义。崔老负责的刑事技术侦查鉴定恰恰是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环节。不同枪支的弹痕差别细如发丝,崔老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这细如发丝的差别中摸索探寻真相。“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任何微乎其微的偏差都可能将侦查工作引入错误方向,与真相渐行渐远,甚至造成冤假错案。只有从内心深处敬畏事实真相,才能不惧困难、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反复比对、反复质疑、反复论证,真正实现“无一差错”“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纵一个坏人”。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崔老求真务实、敬畏真相的执着态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些“走马观花”、多些“直插基层”,少些“一团和气”、多些“浩然正气”,以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深入一线察实情、忠于组织说实话、为民服务办实事。

  “无一差错”背后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奋战在刑侦一线,那时中国刑侦工作刚刚起步,刑侦技术十分滞后,很多领域处于技术空白之中,其成长路途之艰辛可想而知。每当重大案件遇到难题,他都会亲临一线侦查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没有枪弹自动识别系统,他便采用最笨的原始办法收集数据,用一把手枪击发3000枚子弹,一枚一枚照相比对,记录弹痕变化规律;看到我国与国际刑侦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他心急如焚,用退休工资自费搞科研,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心血,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系统、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他在侦破一个个大案要案中练就了“看痕知枪”“观弹知人”的火眼金睛,在不懈攻关中填补了一项项国内技术空白,被誉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榜样在前,基层干部应奋起拼搏、刻苦钻研,以燕子垒窝般的不懈韧劲狠下苦功实功、求得真才实学,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力臻完美。

  “无一差错”背后是心系事业、勇挑使命的无悔担当。因为心系事业,崔老在刑侦技术岗位一干就是60多年,如今87岁高龄仍退而不休,忘我工作,上一线、破难案,搞科研、攻难关,带徒弟、授本领;因为心系事业,他将家国大任置顶,先大家后小家,常年东奔西走侦查破案,对家人则留下了永远的内疚和遗憾;因为心系事业,他言传身教,三个儿子都穿上了刑警制服,小儿子更是子承父业,捧过了刑侦技术工作的接力棒。基层干部要从崔老对党的事业的满腔热忱中汲取奋进力量,树立爱国理想、砥砺强国之志,担当奋斗之责、激扬奋斗之情,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豪迈前行、建功立业、彰显担当。
发布人:文小刚 发布时间:2021-9-25 11:17 收藏 阅读人次:2253

初审:杨南方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