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读懂总书记的“农民情结”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直机关工委 张丽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他自称是“黄土地的儿子”,并在多个场合谈到自己在陕北梁家河“当农民”的经历。不论是在中央和地方工作,他都经常和农民在一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总书记这份浓浓的“农民情结”,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践行到乡村振兴的实战中,答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振兴答卷”。

  这份农民情结,是心中有民的感恩和尊重。饮水思源。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民这个群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牢牢端稳了中国饭碗,为促进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创造各个领域的“中国奇迹”提供了坚实支撑。心无百姓莫为官。只有心中有民,才能树牢“人民至上”的情怀,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稳“人民主体”的立场,贯彻“以人民中心”的理念,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为上关心群众,时时事事处处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方向。

  这份农民情结,是一心为民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定要把我们的农民扶一把,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扶农民一把,既是情结,更是责任和担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三农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结合实际,从产业、政策、治理方面入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吹响乡村振兴的“集结号”;要深入调研,下基层、走村寨、进农家,多到田间地头看收成、话家常、问期盼,汲取农民智慧和力量调整落实方针政策,增强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温度和效度。

  这份农民情结,是无我之心的牺牲与奉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总书记的从政生涯中,他始终把“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他之所以放弃优越的条件,申请到小县城的农村做基层工作,之所以经常去农村、与农民见面,甚至“饿着肚子问老百姓心愿”,就是要让农民致富、人民幸福,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民情怀,诠释了“国之大者”的深刻含义。党员干部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做农民群众的“孺子牛”,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无私奉献、以“小我”的牺牲成就人民“大我”的幸福。
发布人:爬格子的张小君 发布时间:2021-9-26 10:21 收藏 阅读人次:36275

初审:汪青雷 编辑:慕梓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