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新疆富蕴:美丽新村的“振兴”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赵雪月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晚秋的风穿过村头巷尾、穿过孩童手里的风车,拂过载歌载舞的村民脸庞。傍晚时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克孜勒希力克乡萨尔托海村休闲广场上,各族群众交谈、起舞、欢笑……幸福犹如一粒粒种子,在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国家税务总局富蕴县税务局工作队驻村以来,提升服务本领,培育产业优势,丰富文化生活,将萨尔托海村打造成宜居、富裕、和谐的幸福乐园。

  干群和谐谱新篇

  “办这件事情找谁?”“房屋过户,需要跑税务、住建等部门的窗口,跑完县城再跑村里,没个三四天,根本办不完。”驻村伊始,工作队发现村民办事难、来回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延伸党支部服务触角,前移服务关口。通过整合人员力量和办公资源,在村委会设立“24小时办事服务站”,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医保社保办理、低保特困供养人员认定、就业创业咨询等15项服务事项纳入办事服务站。由第一书记担任站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站长,配备5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党员,全方位、全时段为村民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此外,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贴心敲门”活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帮忙代办等暖心服务,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

  “将工作交给干部,将方便留给村民。”这是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工作格言。“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热心为我们服务,为大家解决困难,我们很温暖很舒心,大家打心眼里支持、称赞他们。”老党员达外依·哈力说。

  萨尔托海村“24小时办事服务站”成立以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先后为村民办理小额贷款、发放残疾人补助等实事好事120余件。在一件件实事好事中,干部服务群众,群众信任干部,架起了座座连心桥。

  产业带动开新路

  走进生态养殖园,一群群散养的珍珠鸡或低头觅食、或追逐逗趣,科技示范种植园内,朵朵鲜花争奇斗艳……在萨尔托海村“两园”项目产业园内,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工作队和村“两委”采取“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两园”加快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发挥当地资源禀赋,引进“凤凰之家”生态养殖合作社,输入林下产业“血液”。优选水资源丰富的40亩林地建设特色生态养殖园,饲养珍珠鸡2000只,蛋鸡7000只,林地散养鸡3万只,水禽1万只,昔日村中的闲置荒地“摇身一变”,成为村民们的“聚宝盆”。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32万元,28户股民人均年分红4000元,带动3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同时,工作队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新建一座3500平方米的科技示范种植园,从外地引进优质花卉品种进行无土立体栽培,并将种植园与乡村生态旅游相融合,形成一条集育苗、种植、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特色花卉产业链,开辟出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文明风尚润心田

  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洒在文化大院里,村民们正津津有味地观看文艺队的精彩演出。村民阿依登古丽·金恩斯汗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大家每天的活动都很丰富,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大伙们的精气神越来越好了。”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工作队和村“两委”将12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健身、文艺演出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大院,村里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能人,根据个人爱好、特长,组建村级歌唱队、舞蹈队、冬不拉小分队等3支文艺队,将惠民政策、身边榜样、感人故事等,通过歌曲、舞蹈、阿肯弹唱予以呈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正能量。

  不仅如此,工作队还利用文化广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每月举办一次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好邻居”“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古色古香的文化墙贴满了村里的“名人”,让村民在茶余饭后向身边榜样学习。

  如今漫步在萨尔托海村,处处朝气蓬勃,笑容写在农牧民脸上,幸福留在农牧民心里。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滋润着萨尔托海村的每一寸土地,也改变着这里的村民,这是乡村振兴不竭的力量,也是辽阔大地升腾的希望。
发布人:月儿弯弯 发布时间:2021-10-12 10:22 收藏 阅读人次:3214

初审:严格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