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莫忘考古人的“青灯黄卷”精神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靳仔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总书记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人什么模样?钻深山、风餐露宿,解尘封、访古探根。青灯黄卷,冷冷清清的一张板凳,探究未知的远古世界,就是考古人的实干写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贺信精神和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传承考古人的艰苦奋斗工作作风,学习考古人的“青灯黄卷”精神,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进新时代各项事业。何谓考古人的“青灯黄卷”精神?笔者以为,就是考古人“冷门”里的“热忱”,“生有涯”里的“知无涯”,“短板攻坚”里的“长足发展”。

  莫忘考古人“冷门”里的“热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名考古研究员曾对上世纪80年代的考古工作作过生动描述: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的田野考察环境特别差,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察时,几个月才能洗一次澡,半年都出不了村。几十年过去后,如今的考古学虽然已有长足发展,但仍然属于“冷门”,属于“小众”。这个细节描述,令笔者深感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对于考古人来说,“任劳”与“任怨”的品质都需充足具备,才能在“冷门”行业里打出“热忱”的工作招牌。考古人既要能“任劳”,扛住野外劳作的苦与累;又要能“任怨”,受得了众多“热门”行业人的“冷眼”和外行人的“围观”,才能把考古事业干长干久、干好干大。我们不能忘却考古工作者们在“冷门”行业里的干事创业“热忱”。这份热忱招牌尤其可贵,值得学习。

  莫忘考古人“生有涯”里的“知无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研究那无尽的知识。百年来,几代考古人在中华大地上不懈地挖掘研学,他们深知“未知”的远古世界里有着挖之不尽的文化知识宝藏,是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挖尽和探求到底儿的,但是,他们面对“未知”的远古没有退缩意识,而是勇敢地向前方、向深处、向远处探索着本源、研究着本源、还原着本源、揭示着本源,从而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为人们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不能忘记考古工作者们在生命的有限时间里,为我们揭示着一个又一个“未知远古世界”里的重大发现,揭开着中华文明那博大精深的“知无涯”面纱。

  莫忘考古人“短板攻坚”里的“长足发展”。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考古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这份事业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而取得的长足发展,是补齐一个个“短板”、战胜一个个“困难”、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在考古事业的“短板”中,其中一块短板就是“人才短缺”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是制约考古事业发展的掣肘。一些考古项目中的人才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一些边远的重要文物省区,由于高原的环境特殊,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又偏低,所以人才招不来也留不住。还有的问题是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大,比如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研究,使得学生们知识结构不完整,就业时受到较大限制。尽管,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考古人面临着诸多的事业短板,但是依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考古工作者们克服重重“事业短板”而取得的“长足进步”。
发布人:雪中送炭 发布时间:2021-10-18 10:49 收藏 阅读人次:3382

初审:汪青雷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