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第一书记 背好“行囊”下村去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 尹丹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10月份,新一轮选派的第一书记们整装待发,纷纷带着一腔热血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党员干部,第一书记们应背好四件“行囊”下村去,努力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乘风破浪、大有所为。

  “行囊”里应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精神,展现奋斗姿态。“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成,驻村工作也不会一帆风顺,既然选择了到农村一线工作,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铆足“奋楫争先、勇立潮头”的昂扬锐气,努力在基层一线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要树立正确的“功绩观”,保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责任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继承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做好新时代的乡村“愚公”。要保持不服输、不放弃、不泄气的韧劲儿,横下心、咬紧牙,去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做到困难面前不闪躲、矛盾面前不回避、挑战面前不退缩,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不断向前。

  “行囊”里应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永葆公仆本色。“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第一书记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尺,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实落地。要身怀爱民之心,驻村后要以“一腔热血”深入一线,多到群众中走一走,多到百姓家中唠唠家常,在家长里短中了解实情,在嘘寒问暖中倾听诉求,真正想村民所想、念群众所念,当好驻村群众的“知心书记”“暖心书记”。要多办利民之事,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认真解决村民出行、饮水、就业、养老、入学、就医等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关心关爱脱贫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打通服务群众的“任督二脉”,用心用情用力答好让村民满意的“民心”答卷。

  “行囊”里应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过硬本领,发扬实干作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第一书记要想干好,就必须得有“两把刷子”,在政策上“头头是道”,在实践中领头奋进,才能让村民信得过、跟着走。要坚持“加油充电”,有针对性地学习土地政策、产业项目、社会治理、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知识,不断熟悉新领域、开阔新视野,增强服务群众、领富带富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发展“添薪加柴”。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学会用生动朴实的“土言土语”与群众沟通交流,全身心融入“人间烟火”,并把群众创造的宝贵经验总结出来,使其成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和良方。要当好村庄发展的“主心骨”和“领头羊”,紧盯村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新路径,最大限度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团结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

  “行囊”里应有“两袖清风不染尘”的浩然正气,坚守廉洁底线。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第一书记直接面向基层群众,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应该拧紧思想“发条”,时刻保持廉洁本色。驻村工作中,要清清白白做人,坚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清廉操守,杜绝“吃拿卡要”的不良作风,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小节做起,自觉做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要堂堂正正做事,想问题、推工作出于公心、不存私念,对待群众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打官腔,不搞特殊,努力以公心换公信,以公道促公正,切实当好公道正派的人民“勤务员”。

  第一书记们,愿你们带好这四件“行囊”,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发布人:阿丹 发布时间:2021-10-19 13:29 收藏 阅读人次:2170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