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他们”把“中山装”穿出了“彩色”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靳仔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陈云有两套毛料中山装。第一套是他在负责全国财政金融和经济建设与管理事务时,为了出国访问时能有一件像样的、适合外事活动的衣服,而专门制作的一套藏青色的毛料中山装。第二套是1954年他随中共中央高级代表团访问越南时定制的一套灰色毛料中山装。这两套中山装受到了陈云的“特别保护”,补了又补而依然如新,是陈云“布衣生活”的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在学习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事迹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把“中山装”穿出了“彩色”。

  穿出伟大先驱“破茧成蝶”力量的“红色”。孙中山先生有个可爱的绰号叫“石头仔”。他生于穷人家庭,从小靠吃番薯长大,从6岁开始就做苦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苦的童年经历使他“早知稼穑之艰难”。他后来倡导的民生主义也与他童年的贫困境遇有关。贫苦的生活没有压倒这个顽强的孩子。他在清贫中反而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游泳、捉鱼、跳田鸡、抓雏鸟,还常和小伙伴们在山野里模拟太平军同清军作战。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可爱的绰号——“石头仔”。今天,我们重读孙中山先生的“石头仔”绰号小故事,细品他从淘气活泼的“石头仔”到“伟大先驱”的成长过程,就仿佛寻找到了一位伟人可以“破茧成蝶”的“移山填海”红色力量源泉。

  穿出民族英雄“移山填海”志向的“蓝色”。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在他上学的时候就可见一斑。他在夏威夷的檀岛上学时,受到过西学的启蒙,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令他苦恼的问题就是他“脑后留着的长辫子”的问题。同学们总是嘲弄他的“辫子”,可他却坚持着“中国人都可剪辫子的时候才把辫子剪掉”,他认为“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从“发辫”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先生在背井离乡上学时的爱国情怀和愚公移山的决心。他身在异国,还常与中国同学“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成为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者,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伟大民族英雄。

  穿出革命先行者“布衣清贫”的“青色”。孙中山先生是布衣出身,是穷人家的孩子。他起初从事医学,“以医亦救人之术也”。后来,他愈发热衷于政治活动,“行医日只一两时,而从事革命者实七八时”。直到他与陆皓东起草《上李鸿章书》,决定北上投书,摸索变革途径时,才告别了医生事业,成为一名职业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人生职业的“选择题”上,毅然放弃了医术救人,而改行从政救国。从“从医救人”到“从政救国”的转变,突显他振兴中华的决心和意志力,彰显他吃得人间苦中苦的“布衣本色”。“百年锐于千载”,是孙中山先生对于同盟会成立之前那一百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在今天看来,这句话也可以形容同盟会成立以后的一百多年历史。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与其“布衣本色”分不开。
发布人:雪中送炭 发布时间:2021-10-22 11:07 收藏 阅读人次:2089

初审:安可欣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