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科学擘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篇章”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办公室 张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希望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坚持“三个好”标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上行稳致远。

  好的文艺工作者热爱生活、心有人民、为国创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讲述作家柳青的创作故事,提到他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在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集中全部精力创作《创业史》。也正是这份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他笔下的人物才能生动传神,创作的情节才能打动人心。好的文艺工作者都是好的“生活艺术家”,有着乐于追求美、善于发现美、积极传播美的“美好心灵”,这既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好作品的精魂所在。对于艺术家,我们总是习惯于在前面加上“人民”两个字。文艺工作者要牢记自己的“人民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静下心来、甘于平淡地为人民创作,把时代的日新月异展示给人民,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人民。《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为国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文艺工作者肩负启迪智慧、引领风气、滋润心灵的社会责任,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立德,高擎精神的熊熊火炬,吹响奋斗的时代号角,夯实主旋律的坚强阵地,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好的文艺作品要接地气、扬正气、有灵气。想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首先得弄清楚“优秀”二字的涵义。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某种程度上讲,文艺作品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没有精彩现实的生活经历、亲眼所见的深层触动,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失真”,容易陷入“我以为”的创作困境。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日常生活,感受人民喜怒哀乐、见证人民聚散离合,从生活中汲取滋养,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回溯历史,畅想未来,有太多的伟大成就需要被书写,太多的伟大实践需要被记录,太多的伟大精神需要被传承,太多的伟大人物需要被歌颂,文艺工作者要扛起党的旗帜,肩负时代重任、不负人民所托,留下难忘的民族记忆,铸造珍贵的民族之魂。文艺作品不但要有“人民情怀”、彰显“国之大者”,也要充满灵气、震撼人心,这就要求语言不能拘于一格、文体不能形于一态、结构不能定于一势,再有趣一些,再生动一点,再深刻一层。

  好的文化产业要有规划、讲创新、求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不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化”,只顾“利益”不顾“意义”,只要“流量”不要“质量”。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安排、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规范文创产品正确创作方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让文化产业真正成长为“朝阳产业”。要突出一个“新”字,勇于创新创造。既创作更多具有时代感、新鲜感的文化产品,赋予《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主旋律作品以新的演绎叙述方式,也运用云平台、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为文化产业插上“发展的双翼”,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价值,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0-27 13:23 收藏 阅读人次:4718

初审:图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