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审计局 孙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80年前,八路军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让“南泥湾”这个名字响彻全国,让南泥湾大生产成为了一段不老的传奇。曾经一片荒凉、杂草丛生的“烂泥湾”变成遍地是牛羊、到处是庄稼的“农垦事业发源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俗话说:“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基层干部要积极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时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

  传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精神”,永葆坚韧不拔的实干“初心 ”。大生产运动期间,共产党曾遭受野蛮的“三光”政策,加之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他们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棉被。巨大的困难没有吓倒共产党人,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地方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杂草搭简陋的帐篷,露宿山林野谷;没菜吃,就到山上、河边去挖野菜;没鞋穿,就动手编织草鞋;开荒的工具不够用,就找废铁自己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把“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建成“陕北的好江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基层干部要有吃苦的精神、肯吃苦的干劲、不怕吃苦的行动,主动走到生活条件艰苦的一线,身入环境恶劣的基层,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练就自我生存的本领。“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塌下心来“真”想、“真”干、“真”做,做时代的劲草、工作中的真金。

  传承“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的艰苦奋斗,无畏牺牲“精神”,永葆不求回报的奉献“初心”。大生产运动初期,共产党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战士们主动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劳动中,毫无怨言。天未亮就上山开荒,天漆黑了,还不肯收工。他们边生产、边打仗,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了恶劣生存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考验,为后人谱写了革命战争史上艰苦奋斗的动人篇章。基层干部应当具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奋斗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于迎难而上,多挑“脏活”“累活”“棘手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要具备“卧薪尝胆天不负,破釜沉舟事竟成”的大无畏精神,只要无畏牺牲,敢于接受现实,打破现实艰苦工作环境的限制,“再坚持一下,再牺牲一点”,定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传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同甘共苦、扎根群众“精神”,永葆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为民“初心”。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开垦了一块地,与群众一同种上了菜;朱德同志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王震同志率领各级干部坚持在开荒第一线,担负与战士一样的生产任务。大生产运动,领袖们不仅没有与群众划清界限,而是与群众同甘共苦,他们身入群众,更心入群众,谱写了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心同德、战天斗地的凯歌。基层干部当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寻找机会与群众一同走进街头巷尾、商场集市,体验群众的生产生活;尽最大努力去关心生活上、身体上甚至心理有困难的群众,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最基本的生活困扰;要时刻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铸入灵魂深处,抓住一切同群众接触交流的机会,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尚书》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基层干部要牢记初心和使命,秉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勇于担当、履职尽责。
发布人:孙璐 发布时间:2021-11-5 10:16 收藏 阅读人次:31395

初审:向阳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