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要把“事办实”

重庆市忠县野鹤镇人民政府 冉西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各级广泛展开、深入推进。然而,少数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浮在表面,重形式、轻实效;有的热衷于当“演员”,拿着摄影机到农户家里大搞“摆拍艺术”;有的擅于“遥控指挥”,几个电话就认为把实事办实了。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前为群众办实事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办实事关键要“实在办”,广大党员干部应按照“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深化认识,拓展方式,切实把实事办进群众的“心窝窝”里。

  欲知山中路,需问打柴人。实践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现实中有一些干部,不喜欢“拖泥带水”下基层搞调研,仅仅是在办公室看看报纸、会议室听听汇报就拍脑袋做决策,这样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无异于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造成基层乱成一锅粥不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老百姓却“颗粒无收”、得不偿失。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学会换位思考,民主决策,科学安排,让群众的“需求侧”与政府的“供给侧”如螺钉螺帽般稳稳嵌合。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有的干部为民办事的热情很高,轰轰烈烈把事办完后,得到老百姓的掌声却是稀稀拉拉,究其根本就是没有把事办实,只满足于“我认为”而不是“群众认为”,所以办成的事不一定是群众最需要、最欢迎、最能得到实惠的。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要牢记为民办实事的对象是“民”,要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矛盾,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和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切实实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足“绣花”功夫,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

  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有的干部在办实事过程中作风虚浮、拈轻怕重、半途而废。热衷于搞自欺欺人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的干部是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的,也必将被组织发现然后淘汰掉。在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往往是不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成效不收兵,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做“和稀泥”的瓦匠,不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木匠,真抓实干,努力把每件实事都办得符合基层意愿,赢得群众认可。
发布人:笔耕不辍 发布时间:2021-11-18 09:27 收藏 阅读人次:3167

初审:严格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