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凝聚“三重”精神标识 “整活儿”文物

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人民政府 黄欣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发展引领下,全方位布局文物发展路径,激发新活力,点燃文化之炬,切实促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转化手段,丰富文物“新花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要让文物“鲜活”起来,必须充分运用“云”“联”“智”等前端信息科技,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开发用活“电子博物馆”“云上展览”“VR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方法,让文物在电子屏上“整活儿”,走入大家的点滴生活、走进学校课堂,走向国际世界,让群众和师生、甚至外国友人都能“划一划”便了解文物知识、学习我国历史文化,持续增强文化自信,普及我国优秀文化。

  强化平台建设,构建文物“大舞台”。中华文物文化亦是一种生产要素,文物与网络、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直播等新兴数字媒体融合,催生“文物+科技”的新文创产业平台出现,通过搭建文物内容遴选机制,推进文物创造深入发展,充分挖掘文物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内涵,对接个性消费、DIY创作、“国潮”风尚等时代需求,同时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功能重组和价值创新推动文物和旅游优势互补,以文物魅力丰富旅游内涵、打破中华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推动中华文物和文化共享、共建、共治。

  夯实人才基础,注入文物“活灵魂”。要使文物文化充分流淌,创新提质见效,人才便是文物保护和发展路上的“最后一公里”。考古工作、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是最了解“让文物活起来”这个内涵的,只有培养出大量专业人才,才能将不专业的人员置换出来,从而拓展文物保护专业程度及文物发展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增设文物保护课程,提供专业人才学习与实习的基地。健全管理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并以良好的管理模式、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对在岗人员开展定期专业培训,并设立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工作积极性,促进业务能力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促保护、以人促创新的文物新时代发展理念。
发布人:零光 发布时间:2021-11-25 16:41 收藏 阅读人次:2505

初审:安可欣 编辑:慕梓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