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三多”绘成竹 “妙手”著文章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经常听到有的党员干部说,本来有好的创意,思路也不错,但就是写不出来,或勉强写出来了却不吸引人,干巴巴的语言,呆板的叙述,空洞乏味的事例,让文章连自己都不想多看,甚至感觉“惨不忍睹”“拿不出手”,于是写文章自然就成了个人的“短板”和“瓶颈”。

  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也是开展好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写文章也并不那么难,只要党员干部在多读、多思、多写上下功夫,就能在勤学苦练中做到胸有成竹,练就一双“妙手”,写出文采飞扬的好文章来。

  多学习,在“妙手偶得”中积淀“绝妙好辞”。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如果一个人不看书不学习,就会感觉腹中空空,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指平时不学习,关键时候肚子里“没货”,倒不出来。可见,党员干部的文章写得好不好,与知识多寡、阅历深浅密切相关。只有“读书破万卷”的人,才会有更多的“妙手偶得”,下笔才会如有神助,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心里的“绝妙好辞”取之不尽,写出来的东西生动具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学习抓得不紧,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慢慢变成“睁眼瞎”和高学历的“新文盲”。因此,党员干部要多把心思用在看书学习上,不断填补思想上、信息上、词汇上的空白,确保在需要的时候随手拈来。

  多思考,在“匠心独妙”中催生“奇思妙想”。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学到手,只能是有选择性地学习,有针对性地积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我们不能将有限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就不可能悟出道理来,自己的头脑也就成了贮存知识的“仓库”和“硬盘”,而不是加工处理信息的“处理器”。为此,党员干部一方面要采取“拿来主义”方式,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为我所用,以“匠心独妙”的加工处理,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思考,在文章的立意、框架、逻辑、表述上,精准把握精神实质,领略文章的“画外”之功,从而在头脑中将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到的“奇思妙想”,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有灵魂。

  多练笔,在“妙语连珠”中做到“妙笔生花”。好的文笔是练出来,没有较多的写作实践,没有字斟句酌的反复推敲,没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追求,即使平时自感满腹经纶,在关键时刻也会像“茶壶里的饺子”一样,明明有却倒不出来,落实不到纸面上。虽说“文章本天成”,但好的文章却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多写多练多修改中“打磨”出来的。一篇“打磨”好的文章,往往文笔优美、妙语连珠,或朗朗上口,或引人入胜,或令人深思,时刻彰显着语言的魅力。因此,党员干部要大胆提起笔来,不管是写一篇论文、一个报告、一个讲话稿还是其它文稿,都要在多写多练中做到旁征博引、驾轻就熟,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将闪光的思想融入行云流水、“妙笔生花”的文章中,令人百读不厌,越品越有味道。
发布人:关山雄鹰 发布时间:2021-12-15 15:08 收藏 阅读人次:2944

初审:张兵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