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立足新时代“赶考”,为中国文艺繁荣发展擘画蓝图、把脉问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文艺发展,应悟通社会主义文艺本性功用,把准文艺脉搏,为人民服务,为时代讴歌,为中华民族文艺复兴举旗指向。
悟通文艺的“人民性”,让文艺接地气、抒真情。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因此,“人民是文艺之母”。只有围绕人民而创作,知民生,懂民心,唱民歌,才能产生水乳交融、万众共鸣的效应。已故著名作家路遥为完成《平凡的世界》,连续多次到陕西偏远农村去体验生活,每次一去就是数月,在一村一社、一家一户、一山一水的走访与触碰中找到了灵感与真情,写出了劳动人民的平凡与伟大。中华民族文明复兴进程中,人民是永远的主角,我们要把镜头聚焦他们,讴歌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博爱、善良正义。社会人群形形色色,人情世故错综复杂,我们也要对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大胆揭露,为社会注入汩汩清流,让“清者”更清,“浑者”澄清,“浊者”转清。
悟通文艺的“时代性”,让文艺显担当、生共鸣。文艺反映时代、书写时代、赞美时代,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号角,因此,当下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为时代立传,为时代而歌。《北京的金山上》《我的祖国》等一批老歌曲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跟党走的时代强音,歌曲旋律激昂,引领时代,长盛不衰,随时随地为人们所深情传唱。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应勇于担当做好新时代“答卷人”,吹响新时代号角,奏响新时代文明复兴主旋律,讴歌伟大建党精神、中国精神,抒发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心声情谊,携手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康庄大道。
悟通文艺的“创造性”,让文艺登高峰、划时代。“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只有发扬“创造精神”大胆创作,才能出惊世之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学,但不能一成不变,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一些不良之徒大肆复制粘贴,文艺作品抄袭、侵权的争吵声不绝于耳,最终摊上官司自毁自灭。文艺市场也充满竞争,辛勤创作才是出路,“东施效颦”“掩耳盗铃”“哗众取宠”都最终被人们沦为笑柄。在文艺门类互融互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文艺形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勇敢的“弄潮儿”才能立于潮头。因此,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在跋涉中找灵感,在追浪中觅“源泉”,在失意中见“真章”,以真知灼见引发共鸣,以真情实感打动人,最终修成旷世之作。
悟通文艺的“价值性”,让文吐芬芳、葆青春。“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文艺工作者的文艺作品要能弘扬正道,个人德行操守也要为人称道,即“德艺双馨”,方能体现作品和作者的艺术价值。我们的一些表演艺术家,从“青葱岁月”演到“耄耋之年”,人们对他“追星”不停,他们的魅力何在?他们成功的秘笈就是“德艺双馨”。如果艺高而德不配位,一旦“原形毕露”,纵有“十八般武艺”也会落下神坛。因此,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当首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身立德、遵纪守法、淬炼技艺、奉献才华,做一个让人尊敬仰慕的文学家、艺术家,用发自内心的“美”去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言传身教。
优秀的文艺作品似旗帜、如良药,迈步新时代赶考路,社会主义文艺正当其时。广大文艺战士们要紧随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主旋律,悟通其性、把准其脉、发挥其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